[發明專利]一種雙列角接觸溝位測量儀及其測量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562881.6 | 申請日: | 2021-05-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8070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0 |
| 發明(設計)人: | 柳萌;洪學江;孫新民;鄒宇峰;鄭小亮;吳云輝;汪蘭蘭 | 申請(專利權)人: | 黃山明明德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B5/00 | 分類號: | G01B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245200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雙列角 接觸 測量儀 及其 測量方法 | ||
1.一種雙列角接觸溝位測量儀,它包括測試底板以及固定在測試底板上的儀表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儀表立柱上設置用于固定千分表的儀表夾頭,儀表夾頭通過兩端設置固定螺栓將千分表固定在儀表立柱任意垂直方向的位置上;所述測試底板上還固定測量擋塊和彈力側架,彈力側架與測量擋塊之間還設置鋼球側頭,測量擋塊抵住待測量軸承套圈的右外邊沿實現將鋼球測頭的中心線位置保持與待測量軸承套圈的溝位中心線位置重合;所述鋼球測頭伸入待測量軸承套圈的溝位從而促使彈力測架發生變形,變形的彈力測架在垂直方向上的分量促使千分表頂尖發生位移。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列角接觸溝位測量儀,其特征在于:所述彈力測架包括剛體部、變形部以及預留變形部向下變形的位移空間;所述剛體部呈Γ狀,底部通過螺栓固定在測試底板上;所述變形部采用彈簧鋼材質制作,右側與剛體部一體成型設置,變形部最薄處加工到厚度為0.5mm,并通過淬火調制而成;所述位移空間為變形部下端面與測試底板上端面之間的間隙。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雙列角接觸溝位測量儀,其特征在于:所述彈力測架上通過固定螺栓固定定位棒;所述彈力測架上自下而上設置容置定位棒的通孔,左側或右側的彈力測架上設置固定螺栓的螺栓孔,通過固定螺栓鎖緊定位棒將其與彈力測架固定在一起;所述定位棒上方伸出彈力測架,其上端面與千分表的頂尖搭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雙列角接觸溝位測量儀,其特征在于:所述千分表頂尖與定位棒的端面保持垂直,定位棒設置位于遠離鋼球側頭的彈力測架上。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雙列角接觸溝位測量儀,其特征在于:所述彈力測架上還設置有校準裝置,校準裝置包括彈簧、彈簧支架以及限位螺栓;所述彈簧一側通過固定螺栓連接彈力測架的變形部,另一側通過螺栓固定于設置在彈力測架的剛體部上方的彈簧支架上,通過彈簧將變形部與測試底板分離形成位移空間;所述限位螺栓下方與彈力測架的變形部上端面搭接,上方通過螺帽限位在彈力測架的剛體部上方,通過限位螺栓的設置將彈力測架限位在相同的初始位置上。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雙列角接觸溝位測量儀,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球側頭一側通過調節螺栓固定在固定在彈力測架的變形部上;所述調節螺栓一側通過調節螺栓定位板固定在彈力測架的變形部上;所述調節螺栓定位板一側通過螺栓固定在彈力測架的變形部上,另一側設置容置與調節螺栓相匹配的調節螺帽的凹槽;通過調節螺栓在螺栓定位板中的旋入和旋出調節調節螺栓的垂直高度。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雙列角接觸溝位測量儀,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球側頭后側固定在鋼球側頭固定板上,鋼球側頭固定板上方設置與調節螺栓相匹配的螺紋孔;所述鋼球側頭固定板的側面還設置用于將其固定在彈力測架上的定位螺栓。
8.一種雙列角接觸溝位測量儀的測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提供如根據權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一種雙列角接觸溝位測量儀;
校準:通過調節彈簧支架上的螺栓進而通過彈簧將位移空間確定后利用限位螺栓將彈力測架上定位棒的初始位置固定,在千分表上顯示初始數值A;
測準:通過手動施壓的方式對標準樣件軸承套圈進行定位,測量時,測量擋塊抵住樣件軸承套圈的右外邊沿,鋼球測頭的中心線位置保持與待測量樣件軸承套圈的溝位中心線位置重合;初始測量時將鋼球測頭上測球中心線高度高于待測量樣件套圈溝底高度,手動施壓后,測球會被軸承溝道擠壓,迫使測球向下方樣件軸承套圈的溝道底徑位置移動,在移動至溝道底徑位置后停止位移,進而促使彈力測架發生變形,變形的彈力測架上的定位棒發生位移,在千分表上顯示初始b,通過初始A與初始b測量數值的比較,進一步對鋼球測頭上測球的中心線高度進行調整,使鋼球測頭上測球的中心線高度高于待測量樣件套圈溝底的高度且處于與之前不同的位置上,在調整完成后,通過調整千分表表盤將A數值歸零,再重復測量樣件套圈,獲得一個新的數值B,同時可重復測量樣件套圈數次,觀察表顯指針零位和新數值B是否會跑動,每次重復測量定位,表顯數值一致則測準完成,記錄千分表上顯示B;
測量:步驟3)測準完成后,與步驟3)相同的方式將待測軸承套圈按照標準樣件軸承套圈的測準方式重新測量,在千分表上顯示C;
通過將數值B與C比較,判斷正在進行測量的套圈溝道尺寸是否合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黃山明明德集團有限公司,未經黃山明明德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62881.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