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槽鋼連接件的裝配式保溫節能剪力墻及實施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562719.4 | 申請日: | 2021-05-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2318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31 |
| 發明(設計)人: | 馬光軍;寧永增;胡慶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科建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B2/56 | 分類號: | E04B2/56;E04B2/58;E04B2/60;E04B1/7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102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槽鋼 連接 裝配式 保溫 節能 剪力 實施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槽鋼連接件的裝配式保溫節能剪力墻,包括槽鋼連接件主體,所述槽鋼連接件主體有兩個,兩個所述槽鋼連接件主體之間安裝有鋼筋網,兩個所述槽鋼連接件主體之間在位于鋼筋網的外側澆筑有可再生混凝土,兩個所述槽鋼連接件主體上在位于可再生混凝土的外側設置有ESP保溫材料,兩個所述槽鋼連接件主體的一側均設置有一個方形鋼管立柱,兩個所述方形鋼管立柱的內端均設置有一個固定鋼板。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基于槽鋼連接件的裝配式保溫節能剪力墻及實施方法,屬于建筑材料領域,通過將鋼筋網與槽鋼連接件主體焊接在一起,使得鋼筋網和槽鋼連接件成為一個整體,使得基于槽鋼連接件的裝配式保溫節能剪力墻安全性較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材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基于槽鋼連接件的裝配式保溫節能剪力墻及實施方法。
背景技術
剪力墻又稱抗風墻、抗震墻或結構墻。房屋或構筑物中主要承受風荷載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載和豎向荷載的墻體,防止結構剪切破壞。又稱抗震墻,一般用鋼筋混凝土做成。它分平面剪力墻和筒體剪力墻。平面剪力墻用于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升板結構、無梁樓蓋體系中。為增加結構的剛度、強度及抗倒塌能力,在某些部位可現澆或預制裝配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現澆剪力墻與周邊梁、柱同時澆筑,整體性好。筒體剪力墻用于高層建筑、高聳結構和懸吊結構中,由電梯間、樓梯間、設備及輔助用房的間隔墻圍成,筒壁均為現澆鋼筋混凝土墻體,其剛度和強度較平面剪力墻可承受較大的水平荷載;現有的基于槽鋼連接件的裝配式保溫節能剪力墻安全性較差、施工不便,從而使得其實用性較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槽鋼連接件的裝配式保溫節能剪力墻及實施方法,可以有效解決背景技術中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基于槽鋼連接件的裝配式保溫節能剪力墻,包括槽鋼連接件主體,所述槽鋼連接件主體有兩個,兩個所述槽鋼連接件主體之間安裝有鋼筋網,兩個所述槽鋼連接件主體之間在位于鋼筋網的外側澆筑有可再生混凝土,兩個所述槽鋼連接件主體上在位于可再生混凝土的外側設置有ESP保溫材料,兩個所述槽鋼連接件主體的一側均設置有一個方形鋼管立柱,兩個所述方形鋼管立柱的內端均設置有一個固定鋼板,所述ESP保溫材料的外端和可再生混凝土的內端均涂抹有砂漿。
優選的,兩個所述槽鋼連接件主體的內壁上均勻開設有若干個固定焊孔,所述固定焊孔的直徑為3mm~5mm,所述固定焊孔的間距與鋼筋網的鋼筋間距相同,所述槽鋼連接件主體的內外兩端均勻開設有若干個一號固定螺孔。
優選的,所述鋼筋網的鋼筋的直徑為3mm~5mm,所述鋼筋網上的鋼筋焊接在槽鋼連接件主體上開設的固定焊孔內,鋼筋網固定完成后再將可再生混凝土澆筑在鋼筋網上。
優選的,所述ESP保溫材料上開設有卡槽,所述ESP保溫材料通過其上開設的卡槽安裝在兩個槽鋼連接件主體上,所述ESP保溫材料的內端對稱開設有若干個二號固定螺孔,所述二號固定螺孔的間距與槽鋼連接件主體上開設的一號固定螺孔的間距相同且高度平齊。
優選的,所述的可再生混凝土是由拆除的廢棄建筑垃圾,通過篩分,選擇粒徑為5mm~10mm的粗骨料,天然砂為細骨料,添加尾礦砂、硅灰、粉煤灰、植物秸稈,按照混凝土強度設計要求制備成強度為C30~C60的綠色高性能再生混凝土。
優選的,兩個所述方形鋼管立柱內澆筑有混凝土結構,兩個所述固定鋼板上均勻開設有若干個三號固定螺孔,所述三號固定螺孔的間距與槽鋼連接件主體上開設的一號固定螺孔的間距相同且高度平齊,所述固定鋼板上安裝有固定螺釘。
一種基于槽鋼連接件的裝配式保溫節能剪力墻的實施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科建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科建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6271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