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氧化亞銅-氧化刺槐豆膠抗菌敷料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562568.2 | 申請日: | 2021-05-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7454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0 |
| 發明(設計)人: | 林文浩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市尚信凈化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L15/28 | 分類號: | A61L15/28;A61L15/18;A61L15/20;A61L15/42;A61L15/44;A61L15/46;C08J3/075;C08B37/00;C08L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1400 廣東省廣州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氧化亞銅 氧化 刺槐 抗菌 敷料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氧化亞銅?氧化刺槐豆膠抗菌敷料,該敷料由水凝膠基質、分散劑、保濕劑、滲透壓調節劑組成,其中敷料由抗菌型敷料基質為氧化亞銅?氧化刺槐豆膠與κ?C復配得到,氧化亞銅?氧化刺槐豆膠由天然刺槐豆膠通過高碘酸鈉將半乳甘露聚糖鏈C2、C3位氧化開環得到二醛結構,Cu2+與醛基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得到Cu2O填充在凝膠孔隙中;該抗菌敷料為水凝膠敷料類型,敷料基質具有抗菌效果,可減少防腐劑等使用,并且具有良好的耐水性和保濕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用材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氧化亞銅-氧化刺槐豆膠抗菌敷料。
技術背景
刺槐豆膠是一種天然的中性半乳甘露聚糖,分子量約30萬道爾頓,其結構主要以D-甘露聚糖在1,6位上以β-(1,4)糖苷鍵連接α-D-吡喃半乳糖,其中半乳糖和甘露糖比例為1:4,是甘露糖含量較多的天然植物籽多糖。天然刺槐豆膠由于其分子量大,幾乎沒有結晶區,主要用于食品、日化中作為增稠劑使用,但分子中大部分羥基均可作為活潑位點進行改性,進而容易向分子鏈中引入功能性基團從而賦予本身不具有的功能。
研究表明,氧化亞銅作為中間價態銅化合物,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還原性,與生物蛋白質有較強結合力,抑制蛋白質生長,具有較高的抗菌活性,因此,能開發出有應用價值的抗菌材料。目前,氧化亞銅負載在天然多糖上主要以纖維素為主,但纖維素結晶度很高具有難溶性,改性過程困難,且生物降解性差,因此,將Cu2O負載在溶解性和降解度高的改性刺槐豆膠上,可作為一種新型醫藥復合抗菌材料。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氧化亞銅-氧化刺槐豆膠抗菌敷料及其制備方法,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抗菌敷料的力學性能及抗菌效果參數;
所述的敷料由水凝膠基質、分散劑、保濕劑、滲透壓調節劑組成;
所述的水凝膠基質為氧化亞銅-氧化刺槐豆膠與κ-C得到的復配物;
所述的分散劑為直鏈淀粉、羥丙基淀粉、羥丙基淀粉中的一種或組合;
所述的保濕劑為甘油、丁二醇、丙二醇中的一種或組合;
所述的滲透壓調節劑為氯化鈉、葡萄糖中的一種或組合。
所述的水凝膠基質結構示意式如(I)所示:
所述的水凝膠基質的制備步驟為:
1)將0.1~1.0g天然刺槐豆膠和0.5~2.0g的高碘酸鈉溶于100~150mL蒸餾水中,在圓底燒瓶中進行反應,用錫箔紙包裹遮光,避免高碘酸鈉分解,在室溫下磁力攪拌5~8h;將乙二醇加入混合液中攪拌0.5~1.0h,以消除未反應的高碘酸鈉,并在30~40℃下干燥,得到氧化刺槐豆膠;
2)將0.1~1.0g氧化刺槐豆膠溶解,浸入到1~5wt%的CuSO4溶液30~90ml中,置于恒溫水浴槽中,再加入1~10wt%的KOH溶液30~100ml,攪拌反應一定時間后,投入 0.5~5gκ-C粉末,80~90℃交聯0.5~2h,冷卻,用蒸餾水反復漂洗,直到漂洗液為中性。
所述的氧化亞銅-氧化刺槐豆膠抗菌敷料的制備方法為:
按重量級百分比計,將0.2~2.0%氧化亞銅-氧化刺槐豆膠加入至去離子水中溶解,磁力攪拌逐漸加熱升溫至50℃,加入0.5~2%κ-C攪拌分散均勻繼續升溫至80~90℃,得到水凝膠基質,該溫度范圍下依次加入0.1~2%分散劑、0.1~0.5%保濕劑和0.1~0.5%滲透壓調節劑,其余為去離子水,并保溫1.0h,使膠液充分溶脹,采用真空脫氣裝置對膠液進行高溫脫氣,除泡0.5h,調節pH為7.3~7.4,并降溫至50~60℃,靜置24h,即得氧化亞銅-氧化刺槐豆膠抗菌敷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市尚信凈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經廣州市尚信凈化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6256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