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確定采空區水力連通性的示蹤試驗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562281.X | 申請日: | 2021-05-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4147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03 |
| 發明(設計)人: | 姚強嶺;徐強;李良紅;郭慶瑞;余波;王偉男;賈江偉;孔繁龍;張智強;劉平;陶彥名;郭紅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電建投內蒙古能源有限公司;中國礦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V9/00 | 分類號: | G01V9/00;E21F17/00 |
| 代理公司: | 青島智地領創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肖峰 |
| 地址: | 017209 內蒙古自治區鄂*** | 國省代碼: | 內蒙古;1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確定 采空區 水力 連通性 試驗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確定采空區水力連通性的示蹤試驗方法,涉及采礦工程和水力測試技術領域。該方法包括:根據采空區煤層底板等高線選擇注水點和出水點,并設置注水孔和出水孔的孔徑、傾角和深度;配制示蹤劑,并根據采空區靜水壓力、采空區水位高度、矸石儲水系數和顯著性系數等確定示蹤劑的投放量;從注水孔注入示蹤劑,示蹤劑全部注入后,持續注入清水,打開出水孔持續排水保持注水流量大于出水流量;設定取樣間隔時間,持續監測示蹤劑和采空區水壓變化;根據取樣中的示蹤劑濃度和采空區水壓情況,判別采空區的水流連通性。該方法合理的確定了示蹤劑的投放量,并對采空區的水力連通性進行了定量評價,為井下水庫建設和污水處理提供了依據。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采礦工程和水力測試技術領域,尤其時一種用于確定采空區水力連通性的示蹤試驗方法。
背景技術
煤炭是重要的戰略能源,在干旱半干旱區生態脆弱的礦區具有明顯的“富煤缺水”特征,礦區水資源供需矛盾十分尖銳。因此,在生態脆弱礦區對礦井水進行保護和利用顯得尤為重要。為解決這一問題,有學者提出并應用了礦井地下水庫理論與技術體系,成為該地區解決“水-煤”矛盾的重要途徑,其中相鄰采空區水力連通性關系到礦井水凈化、存儲、利用系統的科學設計,是煤礦地下水庫建設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因此,有必要開展采空區水力連通性現場試驗,為生態脆弱礦區地下水庫建設提供科學依據。
現有的水力連通是測試方法多為示蹤法,且示蹤劑多為同位素示蹤劑,然而同位素示蹤劑使用要求必須是專業人員,使用專用設備,對地下水影響大,限制了其在大范圍的應用。針對這個問題,現有技術包括:中國專利(CN104808258B)公開了利用糖作為示蹤劑測定巖溶地下水運移路徑的方法,采用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有機物作為示蹤劑;然而對于礦井水特殊環境,在其流動過程中,有機物容易與其它溶質發生反應,出現變質,降低了測試結果的準確性;中國專利(CN109212254A)公開了一種利用示蹤劑測定地下水運移路徑的方法,采用熒光素鈉作為示蹤劑,該示蹤劑取樣要求較高,操作復雜。另外論文《化學示蹤連通試驗在礦井充水條件探查中的應用》(煤炭學報,2014,39(1):129-134)利用氯化鈉作為示蹤劑,然而示蹤劑投放量根據工程類比或經驗公式確定,對于煤礦采空區特殊儲水空間并不適用,降低了測試結果的準確性。除此之外,以上示蹤劑測試方法只有一個判別指標,可靠性相對多個指標方法低。
因此,有必要對現有示蹤試驗方法和技術進行改進和發展,以適應煤礦井下采空區水力連通性的準確試驗測試,從而為現場工程提供準確依據。
發明內容
為了合理的確定示蹤劑的投放量,對采空區的水力連通性進行了定量評價,為井下水庫建設和污水處理提供指導,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確定采空區水力連通性的示蹤試驗方法,具體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用于確定采空區水力連通性的示蹤試驗方法,該方法步驟包括:
S1.根據采空區煤層底板等高線選擇注水點和出水點,并設置注水孔和出水孔的孔徑、傾角和深度;
S2.配制示蹤劑,并根據采空區靜水壓力、采空區水位高度、矸石儲水系數和顯著性系數確定示蹤劑的投放量;
S3.從注水孔注入示蹤劑,示蹤劑全部注入后,持續注入清水,打開出水孔持續排水保持注水流量大于出水流量;
S4.設定取樣間隔時間,持續監測示蹤劑和采空區水壓變化;
S5.根據取樣中的示蹤劑濃度和采空區水壓情況,判別采空區的水流連通性。
優選的是,注水點處布置注水孔,出水點處布置出水孔;確定的注水點巷道層位高大于出水點的巷道層位高度。
優選的是,注水孔和出水孔的鉆孔直徑為90-110mm;出水孔布置在巷道采空區一側,仰角θ2為5°;注水孔布置在巷道內采空區一側的肩角位置,仰角θ1為10-1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電建投內蒙古能源有限公司;中國礦業大學,未經國電建投內蒙古能源有限公司;中國礦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6228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