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換擋總成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561878.2 | 申請日: | 2021-05-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8375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30 |
| 發明(設計)人: | 茍孝貴;王英;茍仁一;茍愛丫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科創職業學院 |
| 主分類號: | B60K20/02 | 分類號: | B60K20/02 |
| 代理公司: | 重慶謝成律師事務所 50224 | 代理人: | 謝殿武 |
| 地址: | 402160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換擋 總成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換擋總成,包括換擋拉索、安裝支架和轉接機構,所述轉接機構包括動力轉換桿和驅動桿,所述動力轉換桿通過支點鉸接安裝支架形成杠桿結構;所述換擋拉索的第一端部連接杠桿結構的動力點,所述換擋拉索的第二端部用于輸入換擋動力;所述驅動桿的第一端部用于輸出換擋動力,所述驅動桿的第二端部連接杠桿結構的阻力點,所述換擋拉索的運動方向和所述驅動桿的運動方向呈夾角,能夠解決發動機換擋系統操控力偏大或卡滯,以及同時兼顧換擋拉索的效率,對換擋拉索的布置結構進行優化改進設計,使其換擋拉索效率獲得較大改善,成本也有所降低,駕駛員換擋更加輕松便捷。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零部件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換擋總成。
背景技術
換擋拉索是汽車實現換擋操控的重要部件,是汽車變速系統的組成部分,換擋拉索的作用是將汽車駕駛室對換擋器的操縱傳遞到變速器的換擋撥叉,從而控制汽車行駛中速度的變化,達到安全而迅速的行駛目的。
現有換擋拉索普通布置結構:發動機換擋系統接口一般為上置,方便換擋系統設計,但此類方式為了防止換擋拉索向下彎曲,保證與消聲器的間隙,因此在防火墻上增加一個支架掛鉤,保證換擋拉索的布置走向,成本相應增加,并且換擋拉索的曲率半徑較小,導致換擋拉索的效率較低,換擋阻力相應增加,駕駛員換擋更加費力,使得駕駛人員換不流暢,舒適度下降。
因此,為解決以上問題,需要一種換擋總成,能夠解決發動機換擋系統操控力偏大或卡滯,以及同時兼顧換擋拉索的效率,對換擋拉索的布置結構進行優化改進設計,使其換擋拉索效率獲得較大改善,成本也有所降低,駕駛員換擋更加輕松便捷。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提供換擋總成,能夠解決發動機換擋系統操控力偏大或卡滯,以及同時兼顧換擋拉索的效率,對換擋拉索的布置結構進行優化改進設計,使其換擋拉索效率獲得較大改善,成本也有所降低,駕駛員換擋更加輕松便捷。
本發明的換擋總成,包括換擋拉索、安裝支架和轉接機構,所述轉接機構包括動力轉換桿和驅動桿,所述動力轉換桿通過支點鉸接安裝支架形成杠桿結構,所述動力轉換桿以兩端可以繞鉸接軸線擺動的方式鉸接于安裝支架;所述換擋拉索的第一端部連接杠桿結構的動力點,所述換擋拉索的第二端部用于輸入換擋動力;所述驅動桿的第一端部用于輸出換擋動力,所述驅動桿的第二端部連接杠桿結構的阻力點,所述驅動桿的第二端部鉸接動力轉換桿的第一端部,所述換擋拉索的第一端部鉸接動力轉換桿的第二端部,所述換擋拉索的運動方向和所述驅動桿的運動方向呈夾角,如圖所示,所述動力轉換桿近似為“L”形,所述近似為“L”形的延伸含義即為在“L”形的基礎上做出適形的調整,如“L”形的敞口角度的調整,又如動力轉換桿的邊緣及拐點位置均為圓滑的弧形過渡等,在此不再贅述,所述動力轉換桿的中部鉸接于安裝支架,也就是“L”形的拐點,沿高度方向所述動力轉換桿的第二端部高于所述動力轉換桿的第一端部,并且沿動力轉換桿的轉動方向所述動力轉換桿的第一端部位于所述動力轉換桿的第二端部之前,使得換擋操作時換擋效率得到提高,并且使得換擋操縱更加的順暢,使用者操縱舒適度有所提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科創職業學院,未經重慶科創職業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6187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