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沉淀強化CoCrNiAlNb多主元合金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560211.0 | 申請日: | 2021-05-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3040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1-14 |
| 發明(設計)人: | 張宏偉;楊一童;龐景宇;張海峰;朱正旺;李宏;付華萌;王愛民;張龍;李正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泰州鑫瑪科技產業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C1/03 | 分類號: | C22C1/03;C22C30/00;C22F1/00;C22F1/10;C22C19/05 |
| 代理公司: | 沈陽優普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張志偉 |
| 地址: | 110016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沉淀 強化 cocrnialnb 多主元 合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金屬材料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沉淀強化CoCrNiAlNb多主元合金及其制備方法。該方法通過熔煉制備母合金錠;將母合金錠通過電弧熔煉加熱熔化,利用銅模鑄造法澆鑄成合金棒材;將合金棒材進行均勻化處理以及時效處理,獲得沉淀強化CoCrNiAlNb多主元合金。本發明通過合金成分調控和熱處理工藝獲得高溫下穩定的沉淀相,在幾乎不損失室溫力學性能的情況下,提高材料承溫能力。且合金化成本低廉,制備流程短,工藝簡單,使其在高溫結構材料領域具有了更高的應用價值。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金屬材料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沉淀強化CoCrNiAlNb多主元合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面心立方(FCC)多主元合金兼具優異的強度和塑性,在耐高溫結構材料領域具有極大的潛在應用價值。但是傳統的強化方式在高溫下強化效果有限,尤其是一些沉淀相在高溫下的溶解使材料強度大幅降低,這極大限制了材料的使用溫度。因此,通過成分設計和制備及熱處理工藝優化獲得高溫穩定的沉淀相,對于其在耐高溫結構材料領域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沉淀強化CoCrNiAlNb多主元合金及其制備方法,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在幾乎不損失室溫強度和塑性的條件下,獲得高溫下穩定的沉淀強化相,提高其承溫能力,從而更加適于實用。
本發明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沉淀強化CoCrNiAlNb多主元合金的制備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
(1)制備NiAl中間合金錠:按預設成分配比稱重,將鎳原料和鋁原料置于坩堝中,采用電弧熔煉制備NiAl中間合金錠;
(2)制備CoCrNb中間合金錠:按預設成分配比稱重,將鈷原料、鉻原料和鈮原料置于坩堝中,采用電弧熔煉制備CoCrNb中間合金錠;
(3)制備母合金錠:將上述的NiAl中間合金錠和CoCrNb中間合金錠同時置于坩堝中,反復通過電弧熔煉至成分均勻,得到母合金錠;
(4)制備合金棒材:將所述的母合金錠通過電弧熔煉加熱熔化,利用銅模鑄造法澆鑄成合金棒材;
(5)沉淀強化CoCrNiAlNb多主元合金的熱處理:將所述的合金棒材進行均勻化處理以及時效處理,獲得沉淀強化CoCrNiAlNb多主元合金;
其中,所述的沉淀強化CoCrNiAlNb多主元合金為再結晶晶粒組織,晶內可見亞微米和納米級沉淀相;Co、Cr和Ni的總原子百分比為88%~92%,其中Co、Cr和Ni的原子比為1:1:2,Al的原子百分比為4%~6%,Nb的原子百分比為4%~6%。
所述的沉淀強化CoCrNiAlNb多主元合金的制備方法,步驟(1)-(3)中均采用真空電弧熔煉,先將真空腔室預抽至真空度10-4~10-3Pa,然后充入高純氬氣至真空表顯示4×104~8×104Pa,再進行電弧熔煉,熔煉電流為300~500A。
所述的沉淀強化CoCrNiAlNb多主元合金的制備方法,步驟(4)中采用真空電弧熔煉,先將真空腔室預抽至真空度10-4~10-3Pa,然后充入高純氬氣至真空表顯示4×104~8×104Pa,再對母合金錠進行電弧熔煉,熔煉電流為300~400A。
所述的沉淀強化CoCrNiAlNb多主元合金的制備方法,步驟(4)中,采用電弧熔煉加熱熔化后,合金熔體溫度為合金熔點以上100~400℃,將合金熔體倒入相應尺寸的銅模中,獲得合金棒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泰州鑫瑪科技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泰州鑫瑪科技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6021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