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四針床全成形防護運動連衣帽的側面旋轉編織制作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559306.0 | 申請日: | 2021-05-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7912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0 |
| 發明(設計)人: | 吳前明;蔡晨原;叢洪蓮;毛渭毅;潘秋冬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太平針織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4B1/24 | 分類號: | D04B1/24 |
| 代理公司: | 蘇州國誠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韓鳳 |
| 地址: | 214000 江蘇省無錫市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四針床全 成形 防護 運動 連衣帽 側面 旋轉 編織 制作 工藝 | ||
1.一種四針床全成形防護運動連衣帽的側面旋轉編織制作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連衣帽通過四針床全成形編織工藝在衣身部分的上端一體成形編織而成,所述連衣帽包覆面部,在位于人體眼部的部位設置開口;所述衣身部分的前片由前下和后上針床進行編織,衣身部分的后片由后下和前上針床進行編織,在衣身部分編織完成后直接一體成形編織連衣帽;所述連衣帽采用側面旋轉編織方法進行編織,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1)將連衣帽的一側面定義為前片,連衣帽的另一側面定義為后片;
(2)確定編織針織工藝模型:
連衣帽前片和后片的尺寸根據人體頭部結構及尺寸進行確定;連衣帽前片的寬度參數包括頸中圍、頸根圍、眼部圍度,連衣帽前片的高度參數包括頭高、后帽圍、前帽圍;根據以下公式(1)、公式(2)確定側面旋轉編織針織工藝模型,即寬度參數的高度參數的編織針數:
寬度方向對應的編織針數N=寬度參數的圍度×0.5×縱密(1);
高度方向對應的編織行數H=高度參數×橫密(2);
(3)編織過程:
A、連衣帽的前片由前下和后上針床配合編織,后片由后下和前上針床配合編織;
B、衣身部分的前片由前下和后上針床編織完成,衣身部分的后片由后下和前上針床編織完成后,織針一針針實現順時針或逆時針的90度旋轉開始連衣帽部分的編織;具體編織時,由頸根、頸中、眼部開口、頭頂部位依次進行編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四針床全成形防護運動連衣帽的側面旋轉編織制作工藝,其特征在于:當采用36N/2羊毛紗線、機號為15G、平針組織時,縱密為7.8針/cm,橫密為10.5行/c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四針床全成形防護運動連衣帽的側面旋轉編織制作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織針經過90度旋轉后,前針床右側線圈轉移至后針床,將后針床左側線圈轉移至前針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四針床全成形防護運動連衣帽的側面旋轉編織制作工藝,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3)編織過程中,前后片的寬度一致,高度上為了貼合人體后腦的弧度凸起形狀,在高度方向上后片比前片高。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四針床全成形防護運動連衣帽的側面旋轉編織制作工藝,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連衣帽進行后片編織時采用局部編織的方式使后片高度比前片高度大。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四針床全成形防護運動連衣帽的側面旋轉編織制作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局部編織是指在后片編織時后下針床的中間織針多針、兩側織針少織,多針和少織的總的行數=前后片的高度參數的差值×橫密。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四針床全成形防護運動連衣帽的側面旋轉編織制作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織和少織的總的行數分散于整個高度方向上,每處多織或少織的行數為1-2行。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四針床全成形防護運動連衣帽的側面旋轉編織制作工藝,其特征在于:在進行頸根處編織、頸中和眼部開口處的編織時,由于在寬度方向上不同部位的寬度差異,因而在寬度上變化較大處采用同一行多次分散收放針的方式進行調整。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四針床全成形防護運動連衣帽的側面旋轉編織制作工藝,其特征在于:在編織至連衣帽前片的眼部開口部分時,上下邊緣均采用平收的方式結束編織。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四針床全成形防護運動連衣帽的側面旋轉編織制作工藝,其特征在于:在眼部開口區域的上邊緣及上邊緣的編織處均加入彈性紗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太平針織有限公司,未經無錫太平針織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59306.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