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通過快速識別干預打鼾的方法和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558256.4 | 申請日: | 2021-05-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8805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4 |
| 發明(設計)人: | 張安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安斌 |
| 主分類號: | A61B5/00 | 分類號: | A61B5/00;A61B5/11;A61F5/56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 地址: | 230022 安徽省合肥***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通過 快速 識別 干預 打鼾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通過快速識別干預打鼾的方法和裝置,設置傳感器針對使用者睡眠狀態進行信號采集,獲得因打鼾引起的聲音振動或身體振動的監測信號,當監測信號的振幅超過設定值時進行打鼾判斷,判斷方法包括:依據監測信號的振動時長進行判斷;依據監測信號的振幅進行判斷,以及將監測信號的聲學特征與打鼾聲學模型通過比對進行判斷,實現快速打鼾判斷,并及時對使用者進行打鼾干預,使使用者停止打鼾,從而減少使用者的打鼾時間,提高睡眠質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睡眠中輔助用具,更具體地說是針對使用者進行打鼾干預的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打鼾聲音的監測不可避免地受到人睡眠體位的變化以及被褥等環境的影響,監測經常失效,醫學嵌入式如將心電電極貼于人體胸口上進行監測,這種形式也因其使用舒適性差,難以作為日常用具長期使用。CN108852289B《基于三軸加速度計的穿戴式睡眠監測設備》和CN107647850A《穿戴式打鼾監測設備》公布了打鼾監測及干預的方法,三個打鼾周期判斷打鼾,在實際應用中,降低打鼾時間約70%~80%左右,大幅減少了使用者打鼾的時間。正是需要三個打鼾周期才能判斷打鼾,無法進一步降低使用者打鼾的時間。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為避免上述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快速識別打鼾及干預的方法和裝置,以期在一個吸氣打鼾時長中即能判斷出是否打鼾,從而更進一步降低使用者打鼾的時間,提高睡眠質量,避免因鼾癥給人的身體健康帶來的危害。
本發明為解決技術問題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通過快速識別干預打鼾的方法的特點是:設置傳感器針對使用者睡眠狀態進行信號采集獲得監測信號;所述監測信號是由聲音傳感器采集獲得的因打鼾引起的聲音振動監測信號,和/或由振動傳感器采集獲得的因打鼾引起的身體振動監測信號;當所述監測信號的振幅超過設定值時進行打鼾判斷;判斷方法包括:依據監測信號的振動時長進行判斷;依據監測信號的振動幅值進行判斷,和/或將監測信號的聲學特征與打鼾聲學模型通過比對進行判斷,實現快速打鼾判斷,并及時對使用者進行打鼾干預,使使用者停止打鼾。
本發明通過快速識別干預打鼾的方法的特點也在于:設定監測信號閾值,包括:振幅閾值P和吸氣時長閾值T;所述振幅閾值P為使用者正常說話時監測信號的最大振幅;所述吸氣時長閾值T為使用者睡眠時非打鼾狀態下正常吸氣最大時長,吸氣時長是指相鄰兩次呼氣之間的時間間隔;設定系數m和n,并有:m∈(1,30),n∈(1,50);且n>m;在使用者睡眠狀態下,當監測信號振幅超過mP值時,啟動打鼾判斷,使用如下方式一、方式二和方式三中的任意一種方式或多種方式實現快速打鼾判斷:
方式一:當前監測信號振幅超過mP值的持續時間超過T值,判斷為打鼾,否則判斷為非打鼾,實現一個吸氣打鼾時長的快速打鼾判斷,所述持續是指振幅超過mP值的相鄰兩次振動的時間間隔不大于1秒;
方式二:當前監測信號振幅超過nP值的振動連續2次及以上,判斷為打鼾,否則判斷為非打鼾,實現一個吸氣打鼾時長的快速打鼾判斷,所述連續是指振幅超過nP值的相鄰兩次振動的時間間隔不大于3秒;
方式三:根據所述監測信號建立使用者的打鼾聲學模型,提取當前監測信號的當前打鼾聲學特征,利用所述打鼾聲學模型針對當前打鼾聲學特征通過算法解碼判斷出其為打鼾或為非打鼾,實現一個吸氣打鼾時長以內的快速打鼾判斷;
若判斷為使用者打鼾,則向使用者發出提醒信號進行打鼾干預。
本發明通過快速識別干預打鼾的方法的特點也在于:所述提醒信號為振動信號、聲音信號或電刺激信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安斌,未經張安斌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5825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