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感應式加熱的智能保溫餐桌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556568.1 | 申請日: | 2021-05-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08281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2-28 |
| 發明(設計)人: | 龔月媛;楊廣宇;鄒月華;羅笛;王宇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大學 |
| 主分類號: | A47B31/02 | 分類號: | A47B31/02;A47B13/08;A47B97/00;A47G19/02;H05B6/06;H05B6/10 |
| 代理公司: | 重慶大學專利中心 50201 | 代理人: | 黃濤 |
| 地址: | 400044 ***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感應 加熱 智能 保溫 餐桌 系統 | ||
本發明涉及餐具保溫控制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基于感應式加熱的智能保溫餐桌系統,包括一餐桌體及若干與餐桌本體配套的餐具,還包括具有無線通信功能的用戶終端;餐桌本體可分別與用戶終端和餐具通信,使用者可以對每一餐具進行單獨的設置,餐桌通過電磁感應為餐具內的加熱裝置提供能量,加熱裝置則尊從用戶的指令,通過其內獨立的加熱裝置將菜品加熱到指定溫度,無需手動對餐具進行設定,餐具也取消了繁復的手動機構,但餐具/菜品仍可以實現不同的加熱時間和加熱溫度,具有更好的用戶體驗。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餐具保溫控制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基于感應式加熱的智能保溫餐桌系統。
背景技術
為了使得餐桌上的飯菜溫度恒定,人們對餐桌進行改進,現有技術中的保溫餐桌采用大面積的在桌面加裝加熱電阻來發熱,存在著安全隱患,安全溫度下加熱效果不佳,恒溫加熱時桌面容易出現裂痕或餐具破裂,非熱區的設置帶來面積浪費等問題。另外一種改進方式,則是利用電場耦合原理,實現能量無接觸地由餐桌內的線圈通過配套餐具傳輸至食物的感應式加熱,從而實現用餐過程中加熱保溫食物的目的,這種方式不會直接加熱桌面,而是由配套餐具來直接加熱食物,更為安全,加熱效率也更好。
然而目前的感應式加熱的保溫餐桌及其配套餐具的功能較為單一,各配套餐具加熱食物的時間的控制采用手動的開關和操控方式,需要加裝獨立的手動操控機構,定時機構等,造成餐具體積過大,亦或是通過對保溫餐桌的控制實現所有餐具統一啟閉,無法實現不同餐具不同菜品選擇不同的加熱時間和功率,因而總體的用戶體驗情況并不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感應式加熱的智能保溫餐桌系統,通過非接觸加熱模式實現食物均勻加熱的同時,通過智能控制優化用戶用餐體驗。
本發明中的基于感應式加熱的智能保溫餐桌系統包括:一餐桌體及若干與餐桌本體配套的餐具,還包括具有無線通信功能的用戶終端;
所述餐桌本體內固定設有主控模塊、第一無線通信模塊、無線輸電模塊和能量發射線圈,所述主控模塊分別與第一無線通信模塊和無線輸電模塊電性連接;所述無線輸電模塊還與能量發射線圈電性連接;
所述餐具的底座內固定設有初級控制模塊、第二無線通信模塊、能量接收線圈、加熱裝置和傳感器;所述初級控制模塊分別與加熱裝置、第二無線通信模塊和傳感器電性連接;所述加熱裝置還與能量接收線圈電性連接;
所述餐具能被所述主控模塊和使用者唯一識別;
所述傳感器至少包括重量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分別用于感知餐具內所盛食物的重量和溫度;
所述初級控制模塊被配置為,用于從所述傳感器接收餐具一級參數,所述餐具一級參數包括餐具內所盛食物的重量和溫度信息;
還用于將餐具一級參數處理為適用于無線通信的餐具二級參數,經由第二無線通信模塊發送至餐桌本體;
所述主控模塊被配置為,用于通過第一無線通信模塊將各餐具的餐具二級參數轉發至用戶終端;
所述用戶終端包括顯示模塊和設置模塊;
所述顯示模塊用于根據接收到的餐具二級參數,一一對應的顯示各餐具內食物的重量和溫度;
所述設置模塊用于供使用者對餐桌本體和餐具進行設置,以及將設置結果生成為指令發送至餐桌本體;
所述指令包括,開始或結束加熱和/或各餐具內食物需要被加熱到的指定溫度;
所述主控模塊還被配置為,用于根據指令開啟或關閉無線輸電模塊,相應的,無線輸電模塊用于操控能量發射線圈向餐具上的能量接收線圈輸出能量;
以及,將通過第一無線通信模塊接受到的指令轉發至相應的餐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大學,未經重慶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5656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