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耐腐蝕密封結構和具有該密封結構的雙層反應釜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555474.2 | 申請日: | 2021-05-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68781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2-28 |
| 發明(設計)人: | 孔韋海;陳學東;范志超;陳煒;陳濤;張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合肥通用機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合肥通用機械研究院特種設備檢驗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3/03 | 分類號: | B01J3/03;B01J3/04;B01J3/00;B01J19/02;B01J19/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王挺;金宇平 |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腐蝕 密封 結構 具有 雙層 反應 | ||
一種耐腐蝕密封結構,包括:內襯部和安裝部;內襯部設置在安裝部內部;內襯部為中空結構,用于連通介質輸送管和提供介質反應環境的容器;內襯部和安裝部之間具有間隙并形成氣壓調節空間,所述氣壓調節空間用于均衡內襯部內外壓強。內釜通過該結構解決了與異種材質的外釜的連接與密封問題,并可實現內釜與外釜連通與隔離。如此,通過密封結構,實現了對反應釜受壓元件耐腐蝕與耐壓性能分離,為反應釜的制造提供了更靈活的選材空間,有利于降低生產成本,并保證反應環境的安全和使用壽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化工合成和實驗室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耐腐蝕密封結構和具有該密封結構的雙層反應釜。
背景技術
伴隨我國能源、化工工業的高速發展,能源、化工等行業裝置服役環境日趨苛刻,在高溫、高壓、強腐蝕性環境下服役的設備越來越多,對設備材質在高溫、高壓、強腐蝕性環境下的性能考察尤其重要,實驗室中進行高溫高壓腐蝕試驗,一般都在高溫高壓釜中進行,這類試驗釜一般采用耐腐蝕金屬制作,但隨著服役環境的日漸苛刻,腐蝕性越來越強,對介質中雜質離子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普通耐腐蝕材料難以滿足試驗要求。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在苛刻環境中工作的反應釜壽命短或成本高的缺陷,本發明提出了一種耐腐蝕密封結構和具有該密封結構的雙層反應釜。
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耐腐蝕密封結構,包括:內襯部和安裝部;內襯部設置在安裝部內部;內襯部為中空結構,用于連通介質輸送管和提供介質反應環境的容器;
內襯部和安裝部之間具有間隙并形成氣壓調節空間,所述氣壓調節空間用于均衡內襯部內外壓強。
優選的,所述氣壓調節空間由圍繞在內襯部外周的第一空間和與第一空間連通并位于內襯部頂部的第二空間組成;所述第一空間內填充有導熱介質,所述內襯部具有導熱性。
優選的,安裝部包括環套部和蓋體;環套部套設在內襯部外周且二者固定連接,兩者之間的間隙形成第一空間;蓋體設置在環套部上;蓋體、內襯部和環套部相互配合形成第二空間,第二空間位于內襯部上方。
優選的,內襯部與蓋體之間設有過渡連接管,蓋體上設有與過渡連接管一一對應的輸送管,各輸送管通過對應的過渡連接管與內襯部內部連通;且至少一根輸送管內設有通過對應的過渡連接管插入內襯部內部的測溫部件。
優選的,內襯部由兩端貫通的內管和設置在內管上端的蓋帽組成,所述過渡連接管設置在所述蓋帽和蓋體之間;蓋體外部設有兩根輸送管分別作為進氣管和出氣管;所述蓋帽上還設有用于插入容器內部的導氣管,所述導氣管通過其中一個過渡連接管與進氣管連通,所述測溫部件設置在出氣管內,且所述出氣管還與第二空間連通。
優選的,安裝部還包括用于連接蓋體和環套部的鎖緊部,所述鎖緊部與環套部轉動連接,鎖緊部設有內螺紋,蓋體下部設有外螺紋,鎖緊部和蓋體螺紋旋轉連接。
優選的,環套部外周設有水冷部件,所述水冷部件由殼體和散熱翅片組成,所述殼體與環套部連接并配合環套部形成儲水腔,散熱翅片設置在環套部上并位于儲水腔內。
一種雙層反應釜,包括所述的密封結構,還包括外釜和內釜;內釜設置在外釜內部,內釜用于提供介質反應環境;所述外釜連接有用于調節其內部壓強的氣壓調節部,以平衡內釜內外壓差;
外釜包括相互配合的外釜體和外釜蓋,所述密封結構設置在外釜蓋背離外釜體的一側,所述內襯部與內釜連接并連通。
優選的,所述內釜上設有連接端口,所述連接端口外周套設有固定連接的連接件,所述環套部和連接件均連接外釜蓋;所述內襯部與連接端口插接,兩者在垂直于插接方向上且位置相對的端面之間設有伸縮縫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合肥通用機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合肥通用機械研究院特種設備檢驗站有限公司,未經合肥通用機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合肥通用機械研究院特種設備檢驗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5547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