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鈑金結構和汽車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555215.X | 申請日: | 2021-05-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0009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09 |
| 發明(設計)人: | 王文軍;寧子允;廖勇;陳方根;楊文靜;陳祖興;羅克體;黃宜賢;劉善英;趙漢興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25/02 | 分類號: | B62D25/02;B62D25/16;B60G13/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紀恒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44287 | 代理人: | 梁爽 |
| 地址: | 545000 廣西***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結構 汽車 | ||
1.一種鈑金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鈑金結構包括:
側圍板,包括側圍內板和輪罩,所述側圍內板用以設置于車身C柱與車身D柱之間,所述輪罩一體設置于所述側圍內板下側,所述輪罩用以連接沿第一方向傾斜延伸設置的減震器上端;以及,
支承結構,設于所述側圍板,包括自所述輪罩向所述車身C柱延伸設置的第一支撐單元、以及自所述輪罩向所述車身D柱延伸設置的第二支撐單元,所述第一支撐單元沿第二方向傾斜向上延伸,所述第二支撐單元沿所述第一方向傾斜向上延伸,且與所述第一支撐單元呈夾角設置,所述第一支撐單元和所述第二支撐單元的剛度大于所述側圍板;
其中,所述第一支撐單元與所述第二支撐單元之間的角度大于等于40度,且小于等于60度;
所述第一支撐單元包括成型于所述輪罩的第一筋條,和成型于所述側圍內板的第二筋條,所述第一筋條和所述第二筋條分別沿所述第二方向傾斜延伸,且呈對應設置;
所述第二支撐單元包括成型于所述輪罩的第三筋條,和成型于所述側圍內板的第四筋條,所述第三筋條和所述第四筋條分別沿所述第一方向傾斜延伸,且呈對應設置;
所述鈑金結構還包括加強件,所述加強件設于所述輪罩內側,包括依次連接且相互呈夾角設置的連接段、支撐段和固定段,所述連接段與所述輪罩螺接,所述固定段用以與車身地板螺接,所述支撐段設于所述連接段和所述固定段之間,用以與所述輪罩及所述車身地板共同圍合形成截面呈三角形的空腔。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鈑金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輪罩沖壓成型有第一條形槽,以形成向所述輪罩內側凸起的第一凸條,所述第一凸條構成所述第一筋條,所述側圍內板沖壓成型有第二條形槽,以形成向所述輪罩內側凸起的第二凸條,所述第二凸條構成所述第二筋條;
所述輪罩沖壓成型有第三條形槽,以形成向所述輪罩內側凸起的第三凸條,所述第三凸條構成所述第三筋條,所述側圍內板沖壓成型有第四條形槽,以形成向所述輪罩內側凸起的第四凸條,所述第四凸條構成所述第四筋條。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鈑金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結構還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設置的斜撐梁,所述斜撐梁上端用以與所述車身D柱連接,另一端與所述輪罩連接,所述斜撐梁焊接于所述側圍內板,且與所述第四筋條并排設置。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鈑金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撐梁沖壓成型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條形槽,以形成向所述側圍內板內側凸起的凸筋,所述斜撐梁沿所述凸筋的周側邊緣與所述側圍內板焊接。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鈑金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鈑金結構還包括安裝板,所述安裝板焊接于所述輪罩外側,所述安裝板用以連接所述減震器上端。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鈑金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板包括安裝部及環設于所述安裝部外周的連接部,所述連接部與所述輪罩焊接,所述安裝部與所述輪罩呈間隔設置,以在所述安裝部與所述輪罩之間形成安裝腔,所述安裝部用以連接所述減震器上端。
7.一種汽車,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鈑金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未經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55215.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路由方法及裝置、電子設備和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
- 下一篇:變頻氧傳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