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用于復雜巖層快速鉆進的試驗系統(tǒng)及試驗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110554423.8 | 申請日: | 2021-05-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3722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21 |
| 發(fā)明(設計)人: | 張傳偉;李成;盧強;王健龍;雷磊;石正河;趙大衛(wèi)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西安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E21B44/02 | 分類號: | E21B44/02;E21B45/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啟誠專利知識產(chǎn)權(quán)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61240 | 代理人: | 李艷春 |
| 地址: | 710054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復雜 巖層 快速 鉆進 試驗 系統(tǒng) 方法 | ||
1.一種用于復雜巖層快速鉆進的試驗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括試驗臺機械體和安裝在所述試驗臺機械體上的傳感器組件,以及根據(jù)所述傳感器組件的采集數(shù)據(jù)對試驗臺機械體進行控制的控制系統(tǒng);
所述試驗臺機械體包括底座(1)、巖樣箱(4)和液壓馬達(23),所述底座(1)上水平設置有用于帶動巖樣箱(4)在Y軸移動的推移機構(gòu),所述底座(1)上豎直設置有用于帶動液壓馬達(23)在Z軸移動的進給機構(gòu),所述進給機構(gòu)上水平設置有用于帶動液壓馬達(23)在X軸移動的手動調(diào)節(jié)機構(gòu);
所述推移機構(gòu)包括水平設置在底座(1)上的相互平行的第一導軌(2)和第二導軌(3),所述巖樣箱(4)滑動連接在第一導軌(2)和第二導軌(3)上,所述第一導軌(2)和第二導軌(3)之間設置有第一液壓缸(5),所述第一液壓缸(5)的活動端與巖樣箱(4)之間連接有第一連接板(6);
所述進給機構(gòu)包括豎直設置在底座(1)兩側(cè)的第一支架(7)和第二支架(8),所述第一支架(7)上豎直設置有第一導桿(9)和第二導桿(10),以及位于第一導桿(9)和第二導桿(10)之間的第二液壓缸(11);所述第二支架(8)上豎直設置有第三導桿(12)和第四導桿(13),以及位于第三導桿(12)和第四導桿(13)之間的第三液壓缸(14),所述第一導桿(9)、第二導桿(10)、第三導桿(12)和第四導桿(13)上滑動設置有帶動液壓馬達(23)在Z軸移動的升降板(15),所述第二液壓缸(11)的活動端和第三液壓缸(14)的活動端均與升降板(15)連接,所述第一導桿(9)的頂端、第二導桿(10)的頂端、第三導桿(12)的頂端和第四導桿(13)的頂端通過支撐架(16)固定連接;
所述手動調(diào)節(jié)機構(gòu)包括設置在升降板(15)底部的相互平行的第三導軌(17)和第四導軌(18),所述第三導軌(17)和第四導軌(18)上滑動設置有安裝板(19),所述第三導軌(17)和第四導軌(18)之間設置有絲杠(20),所述絲杠(20)與安裝板(19)之間連接有第二連接板(21),所述絲杠(20)的一端設置有手輪(22),所述液壓馬達(23)安裝在安裝板(19)上,所述液壓馬達(23)的輸出軸上連接有鉆桿(24);
所述推移機構(gòu)帶動巖樣箱(4)在Y軸上移動,便于調(diào)整巖樣箱(4)的位置,手動調(diào)節(jié)機構(gòu)帶動液壓馬達(23)在X軸上移動,便于調(diào)整在巖樣箱(4)上的鉆孔位置,進給機構(gòu)帶動液壓馬達(23)在Z軸上移動,便于后續(xù)對巖樣箱(4)的鉆進;
所述傳感器組件包括用于檢測液壓馬達(23)實時轉(zhuǎn)速的轉(zhuǎn)速檢測傳感器模塊和用于檢測液壓馬達(23)實時鉆進深度的鉆進深度檢測傳感器模塊,以及用于檢測液壓馬達(23)實時鉆壓的鉆壓檢測傳感器模塊;
所述控制系統(tǒng)包括PLC控制器(43)和與PLC控制器(43)輸出端連接的液壓控制回路,所述轉(zhuǎn)速檢測傳感器模塊、鉆進深度檢測傳感器模塊和鉆壓檢測傳感器模塊均與PLC控制器(43)的輸入端連接;
所述液壓控制回路包括油箱(31)、雙聯(lián)泵(32)和電機(33),所述油箱(31)與雙聯(lián)泵(32)的進油口之間連接有過濾器(34),所述雙聯(lián)泵(32)與電機(33)的輸出軸連接,所述雙聯(lián)泵(32)的第一出油口連接有第一三位四通換向閥(35)、第二三位四通換向閥(36)、第一比例溢流閥(37)和壓力表(38),所述第一液壓缸(5)的進油口和回油口均與第一三位四通換向閥(35)連接,所述第二三位四通換向閥(36)連接有分流閥(39),所述第二液壓缸(11)的進油口和第三液壓缸(14)的進油口均與分流閥(39)連接,所述第二液壓缸(11)的回油口和第三液壓缸(14)的回油口均與第二三位四通換向閥(36)連接,所述雙聯(lián)泵(32)的第二出油口連接有比例流量閥(40)和第二比例溢流閥(41),所述比例流量閥(40)連接有第三三位四通換向閥(42),所述液壓馬達(23)的進油口和回油口均與第三三位四通換向閥(42)連接,所述第一三位四通換向閥(35)、第二三位四通換向閥(36)、第三三位四通換向閥(42)、第一比例溢流閥(37)和第二比例溢流閥(41)均與油箱(31)的回油管路連接,所述電機(33)、第一三位四通換向閥(35)、第二三位四通換向閥(36)、第三三位四通換向閥(42)、第一比例溢流閥(37)、第二比例溢流閥(41)和比例流量閥(40)均與PLC控制器(43)的輸出端連接。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西安科技大學,未經(jīng)西安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54423.8/1.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