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動物源食品中獸藥化合物多維電子身份數據庫的獸藥殘留分析方法和平臺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554382.2 | 申請日: | 2021-05-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5602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23 |
| 發明(設計)人: | 郭添榮;吳文林;萬渝平;葉梅;韓世鶴;高媛;張敏;馮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市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1N30/02 | 分類號: | G01N30/02;G01N30/72;G01N30/86 |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遠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張娟;鄭勇力 |
| 地址: | 610000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動物 食品 獸藥 化合物 多維 電子 身份 數據庫 殘留 分析 方法 平臺 | ||
1.一種基于動物源食品中獸藥化合物多維電子身份數據庫的獸藥殘留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建立獸藥化合物標準品的多維電子身份數據庫,所述多維電子身份數據庫包括:獸藥化合物標準品的基本信息、色譜信息和質譜信息;
(2)對動物源食品樣品進行UHPLC-Q/Orbitrap檢測,得到色譜圖和質譜圖;
(3)將所述色譜圖和質譜圖與所述多維電子身份數據庫中的信息進行對比,得到所述動物源食品樣品中獸藥化合物殘留的分析結果。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信息包括化合物中英文名稱、CAS號、化學分子式和理論精確分子質量數;
和/或,所述色譜信息包括保留時間;
和/或,所述質譜信息包括母離子質量數、碎片離子質量數、離子豐度比和離子加合方式。
3.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維電子身份數據庫包括一級精確質量數指紋識別數據庫和二級HCD碎片離子參考譜圖確證庫;
所述一級精確質量數指紋識別數據庫是將獸藥化合物的基本信息、色譜信息和質譜信息在Trace Finder數據采集與處理軟件中依次錄入形成的指紋識別數據庫;
所述二級HCD碎片離子參考譜圖確證庫是將獸藥化合物在高能碰撞池中最優碰撞能量下裂解得到的二級HCD碎片離子質譜圖在mzVault譜圖管理軟件中添加收錄形成的譜圖確證庫,所述最優碰撞能量是在出現3-5個選擇離子豐度比最大的碎片離子時,記錄的碰撞能量值CE(20%,40%,60%,ev)。
4.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獲得所述色譜信息和質譜信息,或步驟(2)獲得所述色譜圖和質譜圖時,采用如下色譜條件:
色譜柱為C18柱;和/或,流動相A為含0.02-0.1%甲酸和5-20mmol/L乙酸銨的水溶液,流動相B為乙腈;和/或,色譜柱溫度30-40℃;和/或,流速:0.3-0.5mL/min;和/或,進樣量5-15μL;和/或,梯度洗脫程序為:
5.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獲得所述色譜信息和質譜信息,或步驟(2)獲得所述色譜圖和質譜圖時,采用如下Q-Orbitrap高分辨質譜條件:
加熱電噴霧離子源;掃描采集方式:正負離子同時采集,一級全掃描/數據依賴二級掃描;和/或,噴霧電壓:3.5kV(+),-3.0kV(-);和/或,離子傳輸管及加熱器溫度:325℃、450℃;和/或,鞘氣及輔助氣流速:35arb、10arb;和/或,采集范圍:100~1000m/z;和/或,分辨率:Full MS 75000、dd-MS2 17500;和/或,Stepped(N)CE(20%,40%,60%);和/或,C-Trap中離子數最大容量:Full MS 3×106、dd-MS2 2×105;和/或,C-Trap中最大注入時間:FullMS 100ms、dd-MS2 50ms;
和/或,所述Q-Orbitrap質譜的質量軸調諧校正,所述質量軸調諧校正為:將Calmix校正液注射進入質譜儀器中,調試并觀察Calmix校正液特征離子峰,當正、負離子的離子峰均已出峰穩定后,用調諧應用軟件進行自動校正。
6.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判斷某一獸藥化合物呈陽性的標準是在5ppm質量窗口范圍內進行提取的原始數據滿足以下所有條件:
1)母離子質譜峰的保留時間誤差范圍在±15s內;
2)母離子質量數偏差小于等于5ppm;
3)二級質譜圖中碎片離子的匹配個數大于等于2個,且碎片離子質量數偏差小于等于10ppm。
7.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獸藥化合物選自雄性激素、雌性激素、孕激素、糖皮質激素、玉米赤霉醇類化合物、β-受體激動劑、磺胺類抗菌素藥物、喹諾酮類抗菌素或大環內酯類抗生素中的至少一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市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未經成都市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54382.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