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便于安裝的大跨混凝土箱梁橋體外束轉向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554248.2 | 申請日: | 2021-05-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3095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24 |
| 發明(設計)人: | 朱克兆;閆海青;王聰;尹邦武;趙胤儒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D21/08 | 分類號: | E01D21/08;E01D2/04;E01D101/24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劉代樂;陳家安 |
| 地址: | 43001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便于 安裝 混凝土 箱梁橋 體外 轉向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混凝土箱梁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便于安裝的大跨混凝土箱梁橋體外束轉向裝置。包括設置于箱梁橋的箱室內的轉向支架、轉向器固定架、轉向器套管、頂板梗腋節點連接件和底板梗腋節點連接件,箱梁橋在頂板梗腋節點和底板梗腋節點處預埋有節點預埋鋼板、預埋套筒和預埋錨固鋼筋,轉向支架在頂板梗腋節點處通過頂板梗腋節點連接件與預埋套筒另一端連接,轉向支架在底板梗腋節點處通過底板梗腋節點連接件與預埋套筒另一端連接,轉向器固定架固設于轉向支架底部,轉向器套管嵌固于轉向器固定架內,轉向器套管內部形成用于穿設體外束的轉向通道。其工藝簡便,安裝便利,有效降低施工難度并節約施工周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混凝土箱梁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便于安裝的大跨混凝土箱梁橋體外束轉向裝置。
背景技術
大跨混凝土箱梁橋由于普遍存在跨中下撓、開裂病害,對橋梁的結構運營安全及使用功能產生了極大威脅。為對大跨混凝土箱梁橋下撓、開裂病害進行有效控制,在設計過程中采用同時在梁體內設置體內束與在箱梁箱室內設置體外束的混合布束形式,對上述病害進行遏制,并加強結構的受力性能。
預應力體外束系統一般由體外束、混凝土轉向塊、錨固塊、預埋管、轉向器、減震裝置和保護罩等裝置組成。其中,索體、預埋管、轉向器、減震裝置和保護罩等均為一般構件,而轉向塊和錨固塊須現場澆筑成型。與錨固塊采用和箱梁節段梁體一同澆筑的施工工藝不同的是,轉向塊的常規施工做法是待本節段箱梁澆筑完成并掛籃內模板拆裝及行走后,在箱內頂、底板及腹板處鑿出預埋套筒,安裝鋼筋后再支模現澆成型。上述轉向塊施工工藝繁瑣且施工周期較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便于安裝的大跨混凝土箱梁橋體外束轉向裝置,其工藝簡便,安裝便利,有效降低施工難度并節約施工周期。
本發明一種便于安裝的大跨混凝土箱梁橋體外束轉向裝置,其技術方案為:包括設置于箱梁橋的箱室內的轉向支架、轉向器固定架、轉向器套管、頂板梗腋節點連接件和底板梗腋節點連接件,所述箱梁橋在頂板梗腋節點和底板梗腋節點處預埋有節點預埋鋼板、預埋套筒和預埋錨固鋼筋,所述預埋套筒底部與所述節點預埋鋼板固連,所述預埋錨固鋼筋端部與所述預埋套筒一端連接,所述轉向支架在頂板梗腋節點處通過頂板梗腋節點連接件與預埋套筒另一端連接,所述轉向支架在底板梗腋節點處通過底板梗腋節點連接件與預埋套筒另一端連接,所述轉向器固定架固設于所述轉向支架底部,所述轉向器套管嵌固于所述轉向器固定架內,所述轉向器套管內部形成用于穿設體外束的轉向通道。
較為優選的,所述轉向支架包括一對平行于梁體橫斷面設置的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包括上弦桿、下弦桿和一對邊腹桿,所述邊腹桿與所述上弦桿之間通過頂板梗腋節點連接件固定,所述邊腹桿與所述下弦桿之間通過所述底板梗腋節點連接件固定,一對所述矩形框架的上弦桿之間通過上弦桿縱向平聯固定連接,一對所述矩形框架的下弦桿之間通過下弦桿縱向平聯固定連接。
較為優選的,所述矩形框架還包括中腹桿和一對斜腹桿,所述中腹桿上端通過上弦桿中點節點連接件與上弦桿中點節點連接,所述中腹桿下端通過下弦桿中點節點連接件與下弦桿中點節點連接,一對所述斜腹桿的一端均與上弦桿中點節點連接,另一端分別與兩個底板梗腋節點連接件連接,一對所述矩形框架的中腹桿之間通過中腹桿縱向平聯固定連接。
較為優選的,所述頂板梗腋節點連接件包括頂板梗腋節點錨固連接鋼板、頂板梗腋節點鋼板和頂板梗腋節點加勁鋼板,所述頂板梗腋節點錨固連接鋼板貼合設置于頂板梗腋節點上與所述節點預埋鋼板對應位置處,所述頂板梗腋節點鋼板垂直固設于所述頂板梗腋節點錨固連接鋼板上且與梁體橫截面平行,所述頂板梗腋節點加勁鋼板設置于頂板梗腋節點鋼板與頂板梗腋節點錨固連接鋼板連接位置,且與頂板梗腋節點鋼板和頂板梗腋節點錨固連接鋼板垂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5424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