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供熱系統及地熱能源站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553935.2 | 申請日: | 2021-05-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7440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6 |
| 發明(設計)人: | 朱冬雪;葛雪鋒;張帆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正泰聚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D19/00 | 分類號: | F24D19/00;F24D19/10;F24T50/00;F28F19/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遠智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林波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濱***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供熱 系統 地熱 能源 | ||
本發明涉及供暖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供熱系統及地熱能源站。該供熱系統包括地熱井、換熱器、供水端、回水端、回灌井以及熱泵組件;所述換熱器內設置有第一介質通道和第二介質通道,所述第一介質通道內的第一介質和所述第二介質通道內的第二介質能夠換熱,所述第一介質通道的入口與所述地熱井連通,所述第二介質通道的入口與所述回水端連通;所述熱泵組件包括蒸發器和冷凝器,所述蒸發器和所述冷凝器間通過第三介質換熱;所述第一介質通道的出口能夠選擇性地和所述回灌井或所述蒸發器的入口連通,所述第二介質通道的出口能夠選擇性地和所述供水端或所述冷凝器的入口連通。該供熱系統通過切換供熱模式,以滿足不同供暖時期對熱量的需求。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供暖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供熱系統及地熱能源站。
背景技術
目前,地熱能等清潔能源正逐漸取代傳統的煤炭能源,成為各地清潔供熱的重要補充。現有的采用地熱能的供熱系統中,供暖溫度不可調,在供暖初期和末期存在供大于求的問題,而在供暖寒期存在供不應求的問題,不能滿足不同供暖時期的不同需求。
此外,地熱能源站多采用“單獨設計—零散采購—分別安裝—站內調試—獨立運行”的工作模式,單獨設計使設備選型多變復雜,有時需要專門定制設備,造成設計、采購、安裝、調試工作周期長,費用高,導致能源站的建設周期長,建設成本高。
因此,亟需一種供熱系統及地熱能源站以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供熱系統,能夠解決地熱供暖溫度不可調導致的“供大于求”以及“供不應求”的問題。
為達此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供熱系統,包括地熱井、換熱器、供水端、回水端、回灌井以及熱泵組件;
所述換熱器內設置有第一介質通道和第二介質通道,所述第一介質通道內的第一介質和所述第二介質通道內的第二介質能夠換熱,所述第一介質通道的入口與所述地熱井連通,所述第二介質通道的入口與所述回水端連通;
所述熱泵組件包括蒸發器和冷凝器,所述蒸發器和所述冷凝器間通過第三介質換熱;
所述第一介質通道的出口能夠選擇性地和所述回灌井或所述蒸發器的入口連通,所述第二介質通道的出口能夠選擇性地和所述供水端或所述冷凝器的入口連通。
其中,所述供熱系統能在第一供熱模式和第二供熱模式間切換;
所述供熱系統處于所述第一供熱模式時,所述第一介質通道的出口連通所述回灌井,所述第二介質通道的出口連通所述供水端;
所述供熱系統處于所述第二供熱模式時,所述第一介質通道的出口連通所述蒸發器的入口,所述蒸發器的出口連通所述回灌井,所述第二介質通道的出口連通所述冷凝器的入口,所述冷凝器的出口連通所述供水端。
其中,所述供熱系統還包括第一閥組件和第二閥組件,所述第一閥組件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所述第一端口連接所述第二介質通道的出口,所述第二端口連接所述供水端,所述第三端口連接所述冷凝器的入口,所述第一端口能夠選擇性地與所述第二端口或所述第三端口連通;所述第二閥組件包括第四端口、第五端口和第六端口,所述第四端口連接所述第一介質通道的出口,所述第五端口連接所述回灌井,所述第六端口連接所述蒸發器的入口,所述第四端口能夠選擇性地與所述第五端口或所述第六端口連通。
其中,所述第一閥組件包括:第一開關閥,連接所述第二介質通道的出口和所述供水端;
第二開關閥,連接所述第二介質通道的出口和所述冷凝器的入口。
其中,所述第二閥組件包括三通閥,所述三通閥的三個閥口分別為所述第四端口、所述第五端口和所述第六端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正泰聚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正泰聚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5393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