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非接觸按鍵及按鍵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552993.3 | 申請日: | 2021-05-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0069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4 |
| 發明(設計)人: | 郭利民;胡志偉;莫豐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伏茂斯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3K17/968 | 分類號: | H03K17/96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張媛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龍華街道清***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接觸 按鍵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非接觸按鍵及按鍵裝置,包括電路板、光敏器件單元及多個第一受光子單元;其中,光敏器件單元和多個第一受光子單元電性連接在電路板上,多個第一受光子單元圍繞光敏器件單元設置,光敏器件單元包括發光子單元和第二受光子單元,發光子單元用于發射光線,第一受光子單元和第二受光子單元均用于接收發光子單元發出并被反射回的光線,以轉換為電信號。本發明提供的非接觸按鍵及按鍵裝置,通過圍繞光敏器件單元設置的多個第一受光子單元,可以用于解決基于光敏器件的非接觸按鍵存在的誤觸發問題,提高非接觸按鍵的穩定性,提升用戶的體驗。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按鍵開關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非接觸按鍵及按鍵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及人們生活需求的提高,基于光學感應的非接觸按鍵的普及程度越來越高,相較于傳統的機械式、薄膜式等傳統的按鍵,基于光學感應的非接觸按鍵可以很好的解決傳統按鍵的諸多不足,例如防水工藝復雜、使用壽命有限、容易老化等。
雖然,基于光學感應的非接觸按鍵可以很多的解決傳統按鍵的不足,并且由于其的非接觸特性,還能杜絕日常生活中病毒的交叉感染。但是,現有的非接觸按鍵仍然存在許多不足,例如穩定性不高,存在誤觸發的問題。例如在電梯中使用基于光學感應的非接觸按鍵,人體靠近電梯按鍵時會出現誤觸發,還有一些反光的材料也會導致誤觸發,用戶體驗較差。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目前尚未提出有效且能廣泛普及的解決方案。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非接觸按鍵及按鍵裝置,通過圍繞光敏器件單元設置的多個第一受光子單元,可以用于解決基于光敏器件的非接觸按鍵存在的誤觸發問題,提高非接觸按鍵的穩定性,提升用戶的體驗。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實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種非接觸按鍵,作為其中一種實施方式,該非接觸按鍵包括電路板、光敏器件單元及多個第一受光子單元;其中,所述光敏器件單元和所述多個第一受光子單元電性連接在所述電路板上,所述多個第一受光子單元圍繞所述光敏器件單元設置,所述光敏器件單元包括發光子單元和第二受光子單元,所述發光子單元用于發射光線,所述第一受光子單元和所述第二受光子單元均用于接收所述發光子單元發出并被反射回的光線,以轉換為電信號。
作為其中一種實施方式,所述非接觸按鍵還包括殼體,所述電路板設置于所述殼體內;其中,
所述殼體包括透光部,所述透光部用于透過所述發光子單元發射的光線。
作為其中一種實施方式,所述多個第一受光子單元圍繞所述光敏器件單元設置的形狀與所述透光部的形狀相同。
作為其中一種實施方式,所述多個第一受光子單元圍繞所述光敏器件單元呈圓形設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實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一種按鍵裝置,作為其中一種實施方式,該按鍵裝置包括處理模塊和上述任一實施方式所述的非接觸按鍵,所述處理模塊與所述多個第一受光子單元以及所述第二受光子單元連接,以用于獲取所述多個第一受光子單元以及所述第二受光子單元轉換的電信號,并根據所述多個第一受光子單元和所述第二受光子單元轉換的電信號輸出控制信號。
作為其中一種實施方式,所述處理模塊還用于獲取轉換的電信號小于第一預設值的所述第一受光子單元的個數,并在所述個數大于預設個數值,且所述第二受光子單元轉換的電信號大于第二預設值時,輸出控制信號,所述第二預設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預設值。
作為其中一種實施方式,所述按鍵裝置還包括第一開關元件,所述處理模塊通過所述第一開關元件與所述發光子單元連接,以用于通過控制所述開關元件控制所述發光子單元。
作為其中一種實施方式,所述按鍵裝置還包括第一電阻,所述第一電阻與所述發光子單元和所述第一開關元件串聯連接后連接于電源端和地之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伏茂斯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伏茂斯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5299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