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身份識別方法、裝置、設備及可讀存儲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552187.6 | 申請日: | 2021-05-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376173A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22 |
| 發明(設計)人: | 黃相凱;費國友;劉明;王大力;李鑫;王天奕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V40/16 | 分類號: | G06V40/16;G06V20/52;G06V10/25;G06T7/00;G06T7/13;G06N2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特普羅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15 | 代理人: | 程超;邵煜程 |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身份 識別 方法 裝置 設備 可讀 存儲 介質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身份識別方法、裝置、設備及可讀存儲介質,所述方法包括:獲取施工現場的監控視頻,并從所述監控視頻中提取出目標幀畫面;從所述目標幀畫面中截取出工人所在的人像區域;從所述人像區域中識別出位于工人服飾上的目標ArUco標記,并從所述目標ArUco標記中識別出目標數字編號;從預設的數據庫中獲取包含所述目標數字編號的目標關聯記錄,并將包含在所述目標關聯記錄中的目標工人身份信息發送至預設終端;本發明能夠大大提高身份識別的準確度并大幅降低身份識別任務的難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身份識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身份識別方法、裝置、設備及可讀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為了加強建筑施工現場的安全監管工作,越來越多的施工單位開始引入智能安全監控系統,通過監控攝像頭和智能分析對施工現場進行安全監控,例如:捕獲未佩戴安全帽、未穿反光衣等安全事件;但是,站在施工單位的角度,更希望通過智能安全監控系統能夠知道到底是誰在發生安全事件;然而識別工人的身份信息是一個非常困難的問題。
在現有技術中,通常采用行人重識別ReID模型來進行工人身份識別,該方案主要是通過訓練深度學習模型來學習人的外觀特征信息,再通過信息比對的方式獲取工人的身份信息。此外,也有方案通過借助傳感器來解決身份識別問題,工人或掛或佩戴電子標簽,在每個需要管理的位置設置數據讀取裝置,以當工人經過其識別范圍時,數據讀取裝置將讀取的電子標簽信息上傳給控制終端,以供該控制終端通過電子標簽信息判斷工人的身份信息。另外,在其他場景下,也有通過人臉識別進行身份判定的方案。
但是,上述三種方案在建筑施工場景中都有非常明顯的缺陷;首先,對于ReID模型方案,模型學習到的是外觀特征信息,但在真實的建筑施工場景中,工人大多著裝比較統一、且體型較為接近,因此從外觀的角度上看,工人之間并不存在很大的區分度,ReID模型基本無法應用;其次,對于傳感器方案,該方案需要硬件支持,有比較高的部署成本,并且傳感器受距離條件限制,適用于5-10米的場景,但在建筑施工場景中通常面臨遠距離、大作業面的場景,因此不管是從部署的角度還是從應用的角度上看,該方案都存在著很大的弊端;最后,對于人臉識別方案,同樣不適合建筑施工場景,由于工人大多是佩戴安全帽進行作業的,并且工地的攝像頭大多是架設在高處,有明顯的俯仰角,因此人臉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是不可見的,從而使得該方案也基本沒有可行性。
綜上,在建筑施工場景中如何有效、準確的識別出工人的身份信息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亟需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身份識別方法、裝置、設備及可讀存儲介質,能夠大大提高身份識別的準確度并大幅降低身份識別任務的難度。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身份識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獲取施工現場的監控視頻,并從所述監控視頻中提取出目標幀畫面;
從所述目標幀畫面中截取出工人所在的人像區域;
從所述人像區域中識別出位于工人服飾上的目標ArUco標記,并從所述目標ArUco標記中識別出目標數字編號;
從預設的數據庫中獲取包含所述目標數字編號的目標關聯記錄,并將包含在所述目標關聯記錄中的目標工人身份信息發送至預設終端。
可選的,在所述獲取施工現場的監控視頻,并從所述監控視頻中提取出目標幀畫面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獲取工人進入所述施工現場的入場信息;其中,所述入場信息包括:工人人臉信息和位于工人服飾上的ArUco標記;
從所述數據庫中獲取與所述工人人臉信息關聯的工人身份信息;
從所述入場信息中的ArUco標記中識別出數字編號;
從所述數據庫中刪除包含所述數字編號的歷史關聯記錄,并將所述工人身份信息和所述數字編號作為一條新的關聯記錄存儲到所述數據庫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5218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