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雙向循環網絡的高分辨率視頻復原系統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551488.7 | 申請日: | 2021-05-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63138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1-17 |
| 發明(設計)人: | 胡劍凌;高立杭;馬青靜;曹洪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N5/265 | 分類號: | H04N5/265;H04N5/268;G06N3/04;G06N3/08 |
| 代理公司: | 蘇州市中南偉業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吳竹慧 |
| 地址: | 2150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雙向 循環 網絡 高分辨率 視頻 復原 系統 方法 | ||
1.一種基于雙向循環網絡的高分辨率視頻復原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正向循環模塊,所述正向循環模塊包括多個依次設置的正向處理單元,所述正向處理單元與視頻幀一一對應設置,當前所述正向處理單元根據前一級正向處理單元的輸出、上一時刻視頻幀和當前視頻幀,將當前視頻幀轉化為低頻部分;
反向循環模塊,所述反向循環模塊包括多個依次設置的反向處理單元,所述反向處理單元與視頻幀一一對應設置,當前所述反向處理單元根據前一級反向處理單元的輸出、下一時刻的視頻幀和當前視頻幀,將當前視頻幀轉化為高頻部分;
融合單元,所述融合單元具有多個,所述融合單元與正向處理單元和反向處理單元對應設置,所述融合單元將所述低頻部分與高頻部分融合,獲得高分辨率的視頻幀;
其中,所述正向處理單元將視頻的預設圖像幀轉化為低頻部分,包括以下步驟:
利用卷積層對Xf進行淺層特征提取,獲得淺層特征,其中,為第t幀參考幀,Xf表示正向輸入特征,表示t-1時刻前向傳播時的隱藏狀態,表示t-1時刻前向傳播時的輸出狀態,↓表示特征下采樣;
將淺層特征進行通道拆分,獲得重置信號r和更新信號u兩部分;
將重置信號r與進行點乘,并與級聯得到新的中層特征
中層特征通過殘差網絡進行特征細化,獲得細化后的特征h't-1;
將細化后的特征h't-1與u組合進行特征更新,獲得輸出分量和隱藏分量其中,和將作為輸入進入下一個時刻的循環,作為第一輸出分量,參與最終t時刻視頻幀的復原過程;
其中,所述將細化后的特征h't-1與u組合進行特征更新,獲得輸出分量和隱藏分量包括:
計算uF,
通過卷積層和激活層對uF進行處理,獲得隱藏分量
通過卷積層對uF進行處理,獲得輸出分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雙向循環網絡的高分辨率視頻復原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殘差網絡包括多個殘差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雙向循環網絡的高分辨率視頻復原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單元包括三個通道數為3的殘差塊。
4.一種基于雙向循環網絡的高分辨率視頻復原方法,基于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高分辨率視頻復原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進入正向循環模塊,令幀數t=1,初始化隱藏狀態和輸出狀態采用第1幀的圖像輸入模擬第0幀的圖像輸入;
S2、每一個正向循環單元采用第t-1幀的圖像、第t幀圖像、和作為輸入,獲得正向輸入特征Xf;采用卷積層對正向輸入特征Xf進行淺層特征提取,得到對應的淺層特征Ffin;
S3、采用正向循環單元對淺層特征Ffin進行深層特征細化和錯誤信息刪除,得到下一個時間的隱藏狀態和輸出狀態
令t=t+1,判斷tk是否成立,若成立,則重復步驟S2,若不成立,則進入步驟S5,并初始化隱藏狀態和輸出狀態采用第k幀的圖像輸入模擬第k+1幀的圖像輸入,其中,k為視頻序列的總幀數;
S4、每一個反向循環單元采用第t幀的圖像、第t+1幀圖像、和作為輸入,以級聯的方式組合,獲得反向輸入特征Xb,采用卷積層對反向輸入特征Xb進行淺層特征提取,得到對應的淺層特征Fbin;
S5、采用反向循環單元對淺層特征Fbin進行深層特征細化和錯誤信息刪除,得到下一個時間的隱藏狀態和輸出狀態令t=t-1,判斷t0是否成立,若成立,則重復S4,若不成立,則進入S6;
S6、融合正向循環的結果和反向循環的結果,復原獲得高分辨率的視頻序列。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雙向循環網絡的高分辨率視頻復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具體包括:
融合和復原獲得高分辨率的視頻序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大學,未經蘇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51488.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