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綠色金融產品評估與管理的方法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547059.2 | 申請日: | 2021-05-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2116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21 |
| 發明(設計)人: | 張涵;易良楷;童玉妹 | 申請(專利權)人: | 綠融(廣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Q40/06 | 分類號: | G06Q40/06;G06Q40/08;H04L29/06;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魯麗美 |
| 地址: | 511455 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豐澤東路106***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綠色 金融 產品 評估 管理 方法 系統 | ||
本申請公開一種綠色金融產品評估與管理的方法及系統,該方法及系統利用區塊鏈技術重構了綠色金融產品評估與管理的信用體系,同時利用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實現了綠色金融產品的風險預測與實時監測,將低效、高成本、含道德風險的綠色金融產品人工管理方法,重建為各利益相關方(對應于本申請中的各結構節點)參與的、自動調用人工智能分析結果的共識管理體系,從而提高了綠色金融產品的管理效率,并降低了管理成本,建立了更可靠的綠色金融產品管理方式及信用體系,從而確保綠色金融更好的服務碳中和、碳達峰需要。
技術領域
本申請屬于金融信息化管理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綠色金融產品評估與管理的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綠色金融旨在推動金融系統的綠色轉型,促進更多資金投向綠色產業項目。特別是針對當下的以碳達峰、碳中和為目標的決策部署,若要實現以碳達峰、碳中和為核心的環境目標,僅靠財政資金遠遠不夠,還需要充分利用綠色金融產品,調動社會資本投向低碳等綠色產業,以促進綠色產業的發展,服務生態文明建設及碳達峰、碳中和等生態目標。
然而,如何確保募集資金全部用于指定的綠色產業項目,相關綠色產業項目是否合乎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及綠色標準,綠色產業項目實施過程中是否可有效管理、避免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Environment-Social Responsibility-Corporate Governance,ESG)風險,綠色產業項目是否真實產生了碳減排量等環境效益等,是綠色金融產品管理需要解決的問題。特別是在決策與布署碳達峰、碳中和相關環境目標后,進一步對綠色金融的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支綠色金融產品所支持項目是否能實現碳減排效果應該被有效計量、監測與報告。
傳統綠色金融產品因人工管理成本高、效率低下等弊端往往不進行管理或管理較差,難以保證管理質量,加之人工管理方式難以避免道德風險與技術差錯,導致綠色金融的信用體系沒有被建立起來。因此,構建綠色金融信用體系以實現高效、低成本的綠色金融產品管理,成為本領域亟需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為此,本申請公開一種綠色金融產品評估與管理的方法及系統,用于利用區塊鏈技術構建高效、低成本的綠色金融信用體系,并結合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技術,實現綠色金融產品的實時、在線高效管理。
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綠色金融產品評估與管理的方法,應用于綠色金融產品評估與管理的系統,所述系統至少包括:多個參與機構對應的多個機構節點、應用服務層、區塊鏈服務層和風險預測服務;所述方法包括:
機構節點向所述系統提交自身機構對金融產品的業務數據和證據數據;
所述風險預測服務針對所述機構節點的提交事件,至少基于人工智能處理對所述金融產品進行風險預測,并向所述機構節點反饋風險預測結果;
所述機構節點基于所述風險預測結果向所述區塊鏈服務層對應的區塊鏈錄入對所述金融產品的相應風險評價數據;
所述區塊鏈服務層對所述業務數據和所述證據數據進行區塊鏈上鏈處理,以及上鏈后觸發基于智能合約的各參與機構共識處理;
若達成共識,所述區塊鏈服務層將所述金融產品認證為綠色金融產品;若未達成共識,將所述金融產品認證為非綠色金融產品;并將綠色認證結果進行區塊鏈上鏈;
所述應用服務層基于上鏈數據及所述綠色認證結果,生成報告信息。
可選的,所述風險預測包括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風險預測、環境效益風險預測、極端氣候氣象事件風險預測及轉型風險預測中的至少一種;
其中,風險預測服務針對所述機構節點的提交事件,至少基于人工智能處理對所述金融產品進行ESG風險預測,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綠融(廣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綠融(廣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4705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大厚度合金容器鋼板的生產方法
- 下一篇:通信方法和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