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良種青桐種子的育苗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546882.1 | 申請日: | 2021-05-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7984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30 |
| 發明(設計)人: | 張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榮 |
| 主分類號: | A01G17/00 | 分類號: | A01G17/00;A01C1/00 |
| 代理公司: | 安徽中辰臻遠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75 | 代理人: | 李星辰 |
| 地址: | 238000 安徽省巢湖市***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良種 種子 育苗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良種青桐種子的育苗方法,具體步驟如下:一、良種選擇:選取無蟲蛀、無霉變、品質優良的種子,溫水浸泡;二、種子催芽:將良種的青桐種子與干凈的河沙按1:3的比例充分拌勻,并平攤在催芽床上進行催芽;三、土壤選擇:對土壤進行測量、改善;四、育苗:開條播溝,在播溝內播撒種子,覆蓋土壤、澆水、噴曬肥料液、噴曬病蟲害防治的多菌靈,進行間苗、補苗、通風煉苗,煉苗結束后,選擇陰天或晴天的傍晚將拱棚撤掉。本發明將篩選好的種子進行催芽,在催芽床上并噴灑催芽劑催芽,催芽率高達95%以上,并對土壤進行改良,進行合理播種、育苗,育苗的成活率達95%以上,苗的長勢良好、無病蟲。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育苗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良種青桐種子的育苗方法。
背景技術
青桐又名中國梧桐,為梧桐科梧桐屬落葉喬木。樹干端直,樹皮光滑綠色青翠,葉大美麗,枝葉繁茂,濃蔭蓋地,常配植于草坪、庭院,孤植或叢植。青桐喜光,喜溫暖氣候及肥沃土壤,怕水澇,喜鈣,故石灰巖山地常見,在平原、丘陵、山溝均生長發育良好。
青桐成樹后,高達15-20m,樹冠卵圓形,樹干直立,樹皮綠色,平滑不裂,小枝粗壯,翠綠色。單葉互生,葉掌狀3-5裂,圓錐花序頂生、花黃綠色,果為果。花期6-7月,果9-10月成熟。
由于青桐為子葉出土型樹種,覆土過厚或土壤干燥,都影響其出苗率,目前常采用拱棚覆膜的方法用以提高其出苗率,但是該方法在育苗時,無法最大激發種子出芽,育種成活率也偏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良種青桐種子的育苗方法,解決了青桐種子育苗率低、成活率不高的問題。
根據本發明提出的一種良種青桐種子的育苗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一、良種選擇
a、選取成年健壯母樹當年采收的無蟲蛀、無霉變、品質優良的種子;
b、用0.5%的高錳酸鉀溶液浸種2h,消毒后用清水將種子沖洗干凈放到容器中;
c、將種子倒入盛有50℃溫水的容器中,用木棍攪拌至均勻,每隔12h換50℃溫水一次,持續浸泡72h后,沉在水底的青桐種子為良種;
二、種子催芽
a、將良種的青桐種子與干凈的河沙按1:3的比例充分拌勻,并平攤在催芽床上的編織布上進行催芽,并在催芽床上方搭建拱高50cm左右的小拱棚,小拱棚外面覆蓋塑料薄膜用于保溫;
b、種子在24℃-27℃溫度范圍內催芽,噴灑水增加濕度,催芽基質濕度范圍為50%-60%,夜晚可在塑料薄膜上覆蓋草苫,當種子露白率達30%-40%時,即可播種;
三、土壤選擇
a、對土壤的表層0-20cm的土壤進行測量,測量土壤中的含水量、酸堿度和營養條件;
b、土壤選擇砂質壤土,含水量在10-15%內最佳,土壤的pH值6.0-8.0,若土壤含水量不夠,適當澆灌水來進行補水,而其他營養成分和酸堿度可以通過土壤表面施肥和酸堿調節液來改善;
四、育苗
a、開條播溝,溝深1-2cm,溝寬20-30cm,在播溝內播撒種子,再在種子上覆蓋0.8-1.2cm的土壤;
b、覆土后,用小拱棚覆蓋,拱條間距以50cm-60cm為宜,拱條最高點以40cm為宜,拱條彎度要一致;
c、苗高5-6cm時,按6-10株/m2的密度進行間苗、補苗,當苗高10cm及以上時要通風煉苗,通風時間宜在每天上午10時-下午16時,煉苗時間7-10天;
d、煉苗結束后,選擇陰天或晴天的傍晚將拱棚撤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榮,未經張榮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4688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