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太赫茲波段的超表面類電磁誘導透明共振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546874.7 | 申請日: | 2021-05-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6373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07 |
| 發明(設計)人: | 傅濤;周子權;王道凡;朱潤澤;王紫嫣;陳宇;白永康 | 申請(專利權)人: |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Q15/00 | 分類號: | H01Q15/00 |
| 代理公司: | 桂林文必達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34 | 代理人: | 白洪 |
| 地址: | 541004 廣西***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赫茲 波段 表面 電磁 誘導 透明 共振 裝置 | ||
1.一種太赫茲波段的超表面類電磁誘導透明共振裝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若干組共振單元,若干組所述共振單元周期性排布,每組所述共振單元包括介質板間隔片襯底、第一雙螺旋結構和第二雙螺旋結構,所述第一雙螺旋結構和所述第二雙螺旋結構均與所述介質板間隔片襯底固定連接,并分別位于所述介質板間隔片襯底的側方,所述第一雙螺旋結構和所述第二雙螺旋結構以所述介質板間隔片襯底為中心呈對稱設置;
所述第一雙螺旋結構包括第一介質螺旋結構和第二介質螺旋結構,所述第一介質螺旋結構和所述第二介質螺旋結構的中心在同一條豎直線段上,所述第一介質螺旋結構為從內向外延展的逆時針螺旋,圈數N為2.5,所述第二介質螺旋結構的形狀為所述第一介質螺旋結構繞原點旋轉180°。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赫茲波段的超表面類電磁誘導透明共振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雙螺旋結構包括第三介質螺旋結構和第四介質螺旋結構,所述第三介質螺旋結構和所述第四介質螺旋結構的中心在同一條豎直線段上,所述第三介質螺旋結構為從內向外延展的逆時針螺旋,圈數N為2.5,所述第四介質螺旋結構的形狀為所述第三介質螺旋結構繞原點旋轉180°。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太赫茲波段的超表面類電磁誘導透明共振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共振單元沿x軸和y軸排布的周期p數值相同且小于工作波段的太赫茲波長,所述第一雙螺旋結構與所述第二雙螺旋結構的厚度相同。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太赫茲波段的超表面類電磁誘導透明共振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介質螺旋結構、所述第二介質螺旋結構、所述第三介質螺旋結構和所述第四介質螺旋結構的相鄰螺旋臂的間距g的范圍值為16~30μm,螺旋臂的臂寬w的范圍值為40~50μm,內半徑r的范圍值為0~10μm,外半徑R的范圍值為197~233μm,螺旋增長率b由相鄰螺旋臂的間距g與螺旋臂的臂寬w之和除以2π確定,同側兩螺旋的中心點相距的范圍為400~420μm,螺旋厚度的范圍為130~150μm,間隔片襯底厚度400~500μm。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太赫茲波段的超表面類電磁誘導透明共振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雙螺旋結構和所述第二雙螺旋結構的介電常數值相等且大于10,所述介質板襯底的介電常數小于所述第一雙螺旋結構和所述第二雙螺旋的介電常數,且介電常數大于1.5且小于等于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未經桂林電子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46874.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