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適用于底棲動物組織掃描電鏡制片的裝置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546844.6 | 申請日: | 2021-05-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2501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1-18 |
| 發明(設計)人: | 龐杰;白莉芬;周亞東;王春生;鹿博 | 申請(專利權)人: | 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N23/2202 | 分類號: | G01N23/22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誠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汪利勝 |
| 地址: | 310012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適用于 動物 組織 掃描電鏡 制片 裝置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適用于底棲動物組織掃描電鏡制片的裝置及方法,旨在解決底棲動物組織掃描電鏡制片過程中容易觸碰損傷樣品的不足。該發明包括固定座、活動筒,底座上設有安裝槽,活動筒上下貫通,活動筒下端可拆卸連接有支撐篩絹,活動筒下部插裝在安裝槽中,支撐篩絹和安裝槽底部之間設有間距。樣品轉移過程不會被觸碰到而出現損傷現象,樣品轉移過程不會丟失,操作方便。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掃描電鏡的樣品制備技術,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適用于底棲動物組織掃描電鏡制片的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底棲動物是海洋生態系統的重要類群,其多樣性是海洋環境監測、保護、生態修復以及全球氣候及環境變化的重要指標和研究對象。海洋底棲動物的形態鑒定是認識其多樣性的關鍵步驟,常用的形態鑒定主要涉及光學顯微鏡觀察、掃描電鏡觀察、組織解剖等手段。其中,對生物體特定組織器官以及大型/小型底棲動物的高分辨率觀察嚴重依賴掃描電鏡。采用掃描電鏡對海洋底棲動物進行形態鑒定時需要先制片,涉及的主要步驟包括干燥、固定、噴金。常用的干燥方法需要使用到甲醛、鋨酸,鋨酸是劇毒物品,屬于公安部門管制藥品,購置手續復雜。常用的干燥方法還包括臨界點干燥、冷凍干燥、真空干燥等。臨界點干燥和冷凍干燥需要專用的設備。此外,臨界點干燥耗時長,樣品可能會混入金屬銹、油以及其它雜質,干燥后樣品很脆;冷凍干燥則可能凍傷樣品。這些缺陷對于表面脆弱的海洋底棲無脊椎動物的鑒定形成了廣泛限制。樣品在整個干燥過程中,需要在不同的溶液中進行轉移,轉移操作一般采用鑷子夾取樣品,這種操作方式容易對樣品造成損傷,轉移次數越多,樣品被物理損傷的可能性越高;而且對很多肉眼不易觀察的樣品,會導致樣品的丟失。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適用于底棲動物組織掃描電鏡制片的裝置及方法,樣品轉移過程不會被觸碰到而出現損傷現象,樣品轉移過程不會丟失,操作方便。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適用于底棲動物組織掃描電鏡制片的裝置,包括固定座、活動筒,底座上設有安裝槽,活動筒上下貫通,活動筒下端可拆卸連接有支撐篩絹,活動筒下部插裝在安裝槽中,支撐篩絹和安裝槽底部之間設有間距。
采用本申請的裝置進行制片時包括以下步驟:S1,將用福爾馬林固定好的底棲動物組織樣品用一系列梯度濃度乙醇逐步脫水,采用體積比分別為25%,50%,75%,100%的乙醇溶液依次對樣品進行浸泡,每個濃度乙醇浸泡10-30分鐘;S2,脫水完成后,將樣品再經過一系列預先配制好的梯度濃度的乙醇:六甲基二硅氮烷混合溶液浸泡;乙醇:六甲基二硅氮烷體積比分別為25%,50%, 75%, 100%,每個濃度的混合溶液浸泡10-30分鐘;S3,樣品在100%的六甲基二硅氮烷試劑中重復浸泡一次;S4,拆下支撐篩絹,樣品置于支撐篩絹上通風干燥;S5,干燥結束后將樣品連同支撐篩絹一起轉移至粘有導電膠的載物臺,噴金后即完成掃描電鏡樣品的制片;步驟S1、S2、S3對樣品浸泡操作時,先將樣品置于支撐篩絹上,然后將活動筒插裝到固定座上的安裝槽內,向活動筒內倒入浸泡用的液體,液體浸沒樣品,到達浸泡時間后將活動筒向上拔出,倒掉安裝槽內的液體。在整個過程中都不會觸碰到樣品,樣品實現了無損轉移,而且樣品和支撐篩絹一起轉移,不會丟失,整個過程操作方便。
作為優選,活動筒外壁上設有定位凹槽,支撐篩絹外邊緣向上翻起形成定位套,定位套貼合在活動筒外壁上,定位套外壁上套裝彈性圈,彈性圈置于定位凹槽中。支撐篩絹與活動筒連接可靠,拆裝方便。
作為優選,活動筒外壁上設有定位凸環,固定座上端設有若干支桿,定位凸環支撐在支桿上。定位凸環便于活動筒插裝到安裝槽后的定位,防止支撐篩絹觸碰到安裝槽底部。
作為優選,安裝槽底部安裝通氣孔和若干個開口朝上設置的冒氣孔,冒氣孔均與通氣孔連通,通氣孔連接通氣管,冒氣孔內安裝單向進氣閥。冒氣孔向安裝槽內通氣有利于樣品浮動,從而提高浸泡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未經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4684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