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圖像處理及深度學習的玻璃面板表面缺陷檢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546728.4 | 申請日: | 2021-05-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9876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4 |
| 發明(設計)人: | 吳宗澤;潘嘉偉;任志剛;曾德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T7/00 | 分類號: | G06T7/00;G06T3/40;G06T7/10;G06T9/00;G06N3/08;G06N3/04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麗明 |
| 地址: | 51009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圖像 處理 深度 學習 玻璃 面板 表面 缺陷 檢測 方法 | ||
1.一種基于圖像處理及深度學習的玻璃面板表面缺陷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收集玻璃面板表面缺陷樣本;
S2:對步驟S1收集到的樣本進行圖像處理;
S3:利用經步驟S2處理后的樣本訓練深度學習神經網絡模型,得到訓練好的深度學習神經網絡模型,用于識別玻璃面板表面缺陷;
S4:利用訓練好的深度學習神經網絡模型進行玻璃面板表面缺陷檢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圖像處理及深度學習的玻璃面板表面缺陷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1中收集玻璃面板表面缺陷樣本為同一拍攝視角拍攝,且樣本中缺陷區域為正樣本,非缺陷區域為負樣本。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圖像處理及深度學習的玻璃面板表面缺陷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2中所述圖像處理包括以下步驟:
S2.1:對同一樣本進行多次疊加;
S2.2:對多次疊加后的樣本進行像素級別的標注處理,標注的標簽還需進行灰度化,非缺陷灰度值為0,缺陷灰度值為1;
S2.3:對標注處理后的樣本進行統一縮放處理;
S2.4:對統一縮放處理后的樣本進行圖像增廣處理。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圖像處理及深度學習的玻璃面板表面缺陷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2.1中所述對同一樣本進行多次疊加,具體為:
令原樣本為image,多次疊加后的圖像為result,疊加次數為N,則有: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圖像處理及深度學習的玻璃面板表面缺陷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2.3中所述對標注處理后的樣本進行統一縮放處理,具體為:
將樣本統一縮放成1024*1024像素大小。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圖像處理及深度學習的玻璃面板表面缺陷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2.4中所述對統一縮放處理后的樣本進行圖像增廣處理,具體為:
首先對圖片進行切分處理,把1024*1024大小的樣本切分成224*224大小的樣本,然后對切分后的樣本分別進行水平翻轉,垂直翻轉,逆時針90°、180°、270°翻轉。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圖像處理及深度學習的玻璃面板表面缺陷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3中所述深度學習神經網絡模型為基于EfficientNet的UNet模型,以醫學圖像分割模型UNet為基礎框架,使用EfficientNet取代UNet原有的卷積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工業大學,未經廣東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46728.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彩色圖像和單色圖像的圖像處理
- 圖像編碼/圖像解碼方法以及圖像編碼/圖像解碼裝置
- 圖像處理裝置、圖像形成裝置、圖像讀取裝置、圖像處理方法
- 圖像解密方法、圖像加密方法、圖像解密裝置、圖像加密裝置、圖像解密程序以及圖像加密程序
- 圖像解密方法、圖像加密方法、圖像解密裝置、圖像加密裝置、圖像解密程序以及圖像加密程序
- 圖像編碼方法、圖像解碼方法、圖像編碼裝置、圖像解碼裝置、圖像編碼程序以及圖像解碼程序
- 圖像編碼方法、圖像解碼方法、圖像編碼裝置、圖像解碼裝置、圖像編碼程序、以及圖像解碼程序
- 圖像形成設備、圖像形成系統和圖像形成方法
- 圖像編碼裝置、圖像編碼方法、圖像編碼程序、圖像解碼裝置、圖像解碼方法及圖像解碼程序
- 圖像編碼裝置、圖像編碼方法、圖像編碼程序、圖像解碼裝置、圖像解碼方法及圖像解碼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