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溫爐渣余熱回收系統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546598.4 | 申請日: | 2021-05-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9324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4 |
| 發明(設計)人: | 李鵬元;謝國威;張世煜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鋼集團鞍山熱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1B3/08 | 分類號: | C21B3/08;C21B3/10;C04B7/147 |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訊科技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陶新亞 |
| 地址: | 114044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溫 爐渣 余熱 回收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高溫爐渣余熱回收系統,包括渣水換熱罐、水箱、高壓給水單元、低壓給水單元、回水單元及集汽箱;渣水換熱罐的頂部設高溫渣入口,底部設冷卻渣出口;高壓給水單元由高壓給水泵、高壓給水管、高壓環形進水管及高壓水霧噴管組成,低壓給水單元由低壓給水泵、低壓給水管、低壓環形進水管及低壓水噴淋管組成,回水單元由回水泵及回水管道組成,渣水換熱罐的頂部一側設蒸汽接管,通過蒸汽管道連接集汽箱。本發明通過向多個渣水換熱罐內輪流加入高溫爐渣,實現蒸汽的連續穩定生產;采用低壓水噴淋與高壓水噴霧相結合的方式,使輸出蒸汽的流量、壓力和溫度可調,高溫爐渣經熱淬處理后可作為高附加值產品,資源回收利用程度更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余熱回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高溫爐渣余熱回收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爐渣是鋼鐵冶煉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高溫廢棄物,排放溫度一般在800℃以上。在我國,鋼鐵行業每年排放的爐渣高達1億噸以上,大量爐渣直接排放,帶來了巨大的環境問題。探索和研究廢爐渣的資源化利用方法,既充分有效地利用爐渣的高溫余熱,又使廢爐渣冷卻后變成高附加值的產品,最終實現節能減排、循環發展的目的。近些年,我國鋼鐵行業大力發展節能減排和綠色低碳相關技術,而廢爐渣的資源化利用恰恰符合這一發展要求。
廢爐渣的資源化利用技術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已經有人提出,目前,已經公開的方法有熱悶法、熱潑法、水淬法、滾筒法、風淬法等。其中風淬法和滾筒法的技術尚未成熟,仍處于研究開發階段。我國各鋼鐵企業目前普遍采用熱悶法和水淬法進行爐渣余熱回收,但這兩種方法均具有間斷性運行的特點,使蒸汽無法連續穩定產生,用戶無法連續使用,且余熱回收效率低,因此兩種方法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均受到了很大限制。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高溫爐渣余熱回收系統及方法,通過向多個渣水換熱罐內輪流加入高溫爐渣,實現蒸汽的連續穩定生產;采用低壓水噴淋與高壓水噴霧相結合的方式,使輸出蒸汽的流量、壓力和溫度可調,高溫爐渣經熱淬處理,爐渣急冷破碎后形成水硬性的玻璃體結構,能夠作為具有高附加值的水泥原料使用,資源回收利用程度更高。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高溫爐渣余熱回收系統,包括渣水換熱罐、水箱、高壓給水單元、低壓給水單元、回水單元及集汽箱;所述渣水換熱罐的頂部設高溫渣入口,底部設冷卻渣出口;
所述高壓給水單元由高壓給水泵、高壓給水管、高壓環形進水管及高壓水霧噴管組成,高壓給水管的一端連接水箱的出水口,另一端連接高壓環形進水管,高壓給水管上設高壓給水泵,高壓環形進水管環繞于渣水換熱罐的上部外圍,高壓環形進水管上設多個高壓水霧噴管,高壓水霧噴管的水霧噴出端伸入渣水換熱罐內;
所述低壓給水單元由低壓給水泵、低壓給水管、低壓環形進水管及低壓水噴淋管組成,低壓給水管的一端連接水箱的出水口,另一端連接低壓環形進水管,低壓給水管上設低壓給水泵,低壓環形進水管環繞于渣水換熱罐的下部外圍,低壓環形進水管上設多個低壓水噴淋管,低壓水噴淋管的噴水端伸入渣水換熱罐內;
所述回水單元由回水泵及回水管道組成,渣水換熱罐的底部設回水接管,通過回水管道連接水箱的回水口,回水管道上設回水泵;
所述渣水換熱罐的頂部一側設蒸汽接管,通過蒸汽管道連接集汽箱。
所述渣水換熱罐的高溫渣入口處設液壓密封閥,冷卻渣出口處設閘板排料閥。
所述高壓給水管在靠近高壓環形進水管的一端設高壓給水調節閥。
所述低壓給水管在靠近低壓環形進水管的一端設低壓給水調節閥。
所述回水管道與回水接管連接處設過濾器,靠近過濾器的回水管道上設電動閘閥。
所述蒸汽管道與蒸汽接管連接處設電動截止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鋼集團鞍山熱能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鋼集團鞍山熱能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4659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