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傳感器轉接模塊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546136.2 | 申請日: | 2021-05-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4323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23 |
| 發明(設計)人: | 陳卓;林昌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拓藍精創醫學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5/03 | 分類號: | A61B5/03 |
| 代理公司: | 成都初陽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51305 | 代理人: | 鄧金濤;胡程瀟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溫江***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傳感器 轉接 模塊 | ||
本發明涉及顱內壓檢測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傳感器轉接模塊,用于連接生理壓力傳感器與監護設備,包括微控制單元、傳感器差分信號測量電路、差分信號產生電路、切換電路,微控制器與切換電路連接;微控制器與生理壓力傳感器連接,在切換至監護設備校零模式時,微控制器與差分信號產生電路連接,用于控制差分信號產生電路按生理壓力傳感器記憶單元中的數據產生差分電壓值并發送至監護設備;在切換至傳感器校零模式時,微控制器與傳感器差分信號測量電路連接,用于測量生理壓力傳感器的差分電壓值,并將得到的差分電壓值寫入到生理壓力傳感器的記憶單元內;在切換至測量模式時,生理壓力傳感器反饋的差分電壓直接發送給監護設備。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顱內壓檢測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傳感器轉接模塊。
背景技術
目前顱內壓的測量方法一般是將顱內壓傳感器植入腦室中或者腦實質中進行壓力的實時監測,并將顱內壓傳感器的探頭所反饋的電壓值通過醫用電纜傳遞給專用的顱內壓監護儀設備,該專用的監護設備對反饋的電壓值進行濾波、放大、模數轉換等處理后,以直觀的數值或者波形顯示在監護設備的屏幕上。
隨著神經外科領域的發展,目前神經外科醫生對顱內壓檢測的目的認識已經不在單純的局限于數值的大小,更常見的是,神經外科醫生將顱內壓測量數值與其他生理參數(如血壓、心率等)進行綜合分析,獲得腦灌注壓CPP、腦血管反應指數(如RAC、PRx、PAx)等更進一步反映腦部供血、供氧情況的生理參數。
但是目前所有的顱內壓傳感器都是進口產品,都必須和進口的專用檢測主機配套使用,而該檢測主機卻只顯示顱內壓值一個參數,為了這個數值,醫護人員需要在擁擠的ICU病房和手術室騰出額外的空間放置專用的顱內壓檢測主機。雖然目前帶有創壓測量功能的多參數監護儀或者中央監護系統測量靈敏度都是5μV/V/mmHg,其反饋靈敏度與codman顱內壓傳感器以及國產Talensor顱內壓傳感器的反饋靈敏度一致,但是由于顱內壓傳感器使用時只有一次體外校零的機會,顱內壓傳感器植入患者顱內后不可能取出校零,這樣就和有創血壓傳感器使用上有明顯不同(有創血壓傳感器是在體外,監護儀可以通過三通閥對重新接入的傳感器再次校零)。而目前帶有創壓測量功能的多參數監護儀或者中央監護系統不具有零點記錄功能,從而導致一旦顱內壓傳感器和多參數監護儀或者中央監護系統斷開后,再次檢測時的顯示值將與實際測量顱內壓力值差距較大。
因此,目前臨床迫切需要一種體積小巧、使用便捷、能直接將顱內壓傳感器信號轉接到多參數監護儀或者中央監護系統的傳感器轉接模塊。當帶有創壓測量功能的多參數監護儀或者中央監護系統連接上該轉接模塊后,因為顱內壓傳感器的零點值可以記錄在顱內壓傳感器上,所以該顱內壓傳感器可以在不從患者顱內取出的情況下,讓多參數監護儀或者中央監護系統得到顱內壓傳感器的零點值并重新校零,保證顯示正確的顱內壓力值,從而解決前述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傳感器轉接模塊,解決的目前的顱內壓傳感器只有一次體外校零的機會,而現有的帶有創壓測量功能的監護設備不具有零點記錄功能,在顱內壓傳感器與監護設備斷開后,再次檢測時的數值與實際數值相差較大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傳感器轉接模塊,該轉接模塊用于連接生理壓力傳感器與監護設備,包括微控制器、傳感器差分信號測量電路、差分信號產生電路、切換電路;
所述微控制器與切換電路連接,用于使轉接模塊切換至傳感器校零模式、監護設備校零模式或測量模式;
所述微控制器與生理壓力傳感器連接,用于讀取生理壓力傳感器記憶單元內的數據;
所述轉接模塊切換至監護設備校零模式時,所述微控制器與差分信號產生電路連接,用于控制差分信號產生電路按生理壓力傳感器記憶單元中的數據產生差分電壓值并發送至監護設備;
所述轉接模塊切換至傳感器校零模式時,所述微控制器與傳感器差分信號測量電路連接,用于測量生理壓力傳感器的差分電壓值,并將得到的差分電壓值寫入到生理壓力傳感器的記憶單元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拓藍精創醫學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成都拓藍精創醫學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4613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