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大尺寸碳纖維圓筒預制體木模具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543868.6 | 申請日: | 2021-05-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8665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30 |
| 發明(設計)人: | 甘晶晶;李海波;徐小鳳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星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4H1/76 | 分類號: | D04H1/76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汪文芹 |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嘉興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尺寸 碳纖維 圓筒 預制 木模 | ||
本發明提出一種大尺寸碳纖維圓筒預制體木模具,包括徑向支承盤片、軸向支承芯條、轉軸導向管體、軸向支承板片、輔助加強撐條、表面支承筒體及表面防護筒體,徑向支承盤片設有一組,其中軸線位于同一直線上,其中部分別開設有定位軸孔,軸向支承芯條設有一組,并圍繞徑向支承盤片的中軸線排布,軸向支承芯條接合于徑向支承盤片的定位軸孔中,轉軸導向管體置于定位軸孔中,其外壁與軸向支承芯條接合,軸向支承板片設有一組,各軸向支承板片分別安裝于徑向支承盤片邊緣,輔助加強撐條設有一組,各輔助加強撐條一端與軸向支承芯條連接,其另一端與軸向支承板片連接,表面支承筒體包覆于軸向支承板片外部,表面防護筒體包覆于表面支承筒體外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碳纖維預制體模具,尤其涉及一種大尺寸碳纖維圓筒預制體木模具。
背景技術
沉積爐內一般使用內膽隔絕爐內天然氣與加熱器及保溫層,防止因熱解碳沉積影響其使用效率。目前,碳/碳產品廠家沉積爐尺寸一般在1100-4500mm左右,隨著尺寸增大,原沉積爐內膽采用石墨拼接的廠家為降低生產成本壓力,開始尋找替代產品。大尺寸碳纖維圓筒預制體成本相對較低,通過自沉積力學性能方面也能滿足要求。但大尺寸圓筒預制體制作時對模具的要求較高,通常直徑3000mm,高度1500mm左右,壁厚25-30mm左右的碳纖維圓筒預制體重量約250-300Kg左右,針刺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針刺阻力,因此對模具的極限受力程度及循環使用次數要求較高。圓筒預制體廠家一般采用鋼模或者木模,由于沉積爐內膽預制體體積大,鋼模成型難度大,重量大,成本高,通常選用木模具,現有成型工藝主要為雕刻一體成型和組合成型,模具直徑超過1000mm,基本采用組合成型方式,即內部為多個支撐盤,外輪廓為一定厚度的方板拼成,外表面再附一塊薄模板,通過釘子固定結合。
傳統圓筒木模具主體部分由多個圓環盤疊加組合到所需高度后,再進行精加工成型,木板用料多,成本高,耗時長,成品重量大,不便于使用過程中的裝卸。為減輕模具本身的重量,降低操作人員裝卸模具的難度及生產成本,現有大尺寸圓筒木模具通常為內里空心結構,成型受限于木材原材料的尺寸,普遍存在承重能力不夠、容易變形,使用壽命短等缺陷,具體如下:
1.現有大尺寸圓筒木模具內部支撐盤厚度基本15-20mm左右,數量有限,且均勻分布;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模具軸向各部位所承受的針刺力存在差異,中間局部受力大,模具易局部損壞,且產品相應位置容易出現質量問題;
2.模具外輪廓基本采用木板片拼接成一圈,釘牢在內部支撐圓環盤上,通常木板片寬度約100-150mm,厚度15-20mm;木板片寬度越寬,模具外圓圓度精確度越低;木板片厚度越小,模具承力能力越差;
3.為確保軸能裝配,通常模具兩端的圓盤中心孔徑大小為軸徑+1mm,為節約木板原料,模具內部的圓環盤中心孔徑遠大于軸徑,增大了模具所有支撐圓環盤保持同心度的難度,導致在使用過程中,碳纖維圓筒預制體的軸向針刺深度有差異,容易引起產品分層等質量問題。同時由于模具軸向尺寸較大,操作員工在安裝軸時一端容易在模具內歪斜,加大了裝配難度;
4.為了提高模具外表面的平整度及美觀,通常最外層會附一層2-3mm厚度的木板,將其彎曲成圓弧狀,釘牢在模具外輪廓木板片上;模具在使用時,通常需要在其上先貼一層泡沫板,再在泡沫板上針刺碳纖維圓筒預制體,由于模具的精度最多保證在±1-2mm,針刺時,刺針會局部扎至模具上,容易造成模具的損壞,且加大了脫模的難度,減少了模具重復利用的次數。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大尺寸碳纖維圓筒預制體木模具,以提升模具的性能。
本發明為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大尺寸碳纖維圓筒預制體木模具,包括:
徑向支承盤片,該徑向支承盤片設有一組,各徑向支承盤片之間相互平行,其中軸線位于同一直線上,其中部分別開設有定位軸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星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星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4386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