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微電場強化黃孢原毛平革菌浸出廢線路板中銅和金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543089.6 | 申請日: | 2021-05-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0860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22 |
| 發明(設計)人: | 劉倩;白建峰;顧衛華;王景偉;李如燕;李慧心;唐洲祥;余晨;胡焮粵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22B7/00 | 分類號: | C22B7/00;C22B11/00;C22B3/18;C22B15/00;C25C1/12;C12P3/00;C12N1/14;C12N13/00;C12R1/645 |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王潔平 |
| 地址: | 201209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電場 強化 原毛 平革菌 浸出 線路板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濕法冶金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利用微電場強化黃孢原毛平革菌浸出廢線路板中銅和金的方法。其首先對黃孢原毛平革菌進行自固定化培養;然后將已滅菌廢線路板粉末加入到含已培養好真菌菌液的電解容器,直流微電場強化浸出6~10天;最后分別采用萃取?反萃?電積法和活性炭吸附法從微生物浸出液中回收銅和金。經微電場和黃孢原毛平革菌聯合作用后,廢線路板中銅和金的平均浸出率分別為70.90%和38.64%。在不施加微電場的真菌浸出體系中,廢線路板銅和金的平均浸出率分別為44.54%和27.53%。該方法的優點在于:經微電場強化后,銅和金的浸出率明顯提高,浸出周期縮短至少4天。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濕法冶金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利用微電場強化黃孢原毛平革菌浸出廢線路板中銅和金的方法。
背景技術
隨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電子產品更新速度加快,電子廢物產量劇增,2019年全球電子廢物產量為5360萬噸,我國為1012.90萬噸,居第一位。印刷線路板作為電子元器件的載體,是電子設備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廢線路板是典型的電子廢物,約占電子廢物的3%~6%。除塑料和惰性氧化物外,廢線路板中還含有大量金屬。這些金屬主要由基本金屬(如銅、鋁和鉛等)和貴金屬(如金、銀和鈀等)組成。廢線路板的金屬含量高于天然礦石,回收難度則低于天然礦石,因此,是一種重要的“城市礦產”。在廢線路板資源化過程中存在破碎難和金屬回收率低的問題,這與其基板層壓結構韌性強和金屬常被非金屬包裹有關。在電子廢物的處理過程中,因技術落后及環保設施不完善,導致其中重金屬和多溴聯苯醚(PBDEs)、多溴聯苯(PBBs)等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釋放到環境中,嚴重威脅周圍環境和人類健康。
電子廢物的常用處理方法有機械法、熱處理法、化學法和微生物法。其中機械法能耗高,所得金屬純度低。熱處理法和化學法流程復雜、能耗高且“二次污染”嚴重。微生物法因具有成本低、流程短、環境友好等優勢已成為電子廢物資源化領域最具潛力的一種技術。處理電子廢物常用的微生物有嗜酸菌、產氰微生物和真菌。其中嗜酸菌多用于浸出基本金屬。氧化亞鐵硫桿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第二工業大學,未經上海第二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4308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全自動碼垛機器人系統及使用方法
- 下一篇:車位檢測方法及存儲介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