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分布式光纖帶及分布式光纖傳感管網監測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540930.6 | 申請日: | 2021-05-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8094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0 |
| 發明(設計)人: | 趙華剛;于曉東;高云廣;陳國慶;楊富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趙華剛 |
| 主分類號: | G01K11/322 | 分類號: | G01K11/322;G01H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榮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孫莉莉 |
| 地址: | 100071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分布式 光纖 傳感 管網 監測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分布式光纖帶及分布式光纖傳感管網監測裝置,分布式光纖傳感管網監測裝置包括分布式光纖帶、相干激光器、光檢測器、布里淵時域反射計以及服務器,分布式光纖帶包括外層保護套、內層保護套、定位弧、固定條、星形架、固定套以及抗彎折螺旋線,所述定位弧內設有振動監測光纖,所述固定套內設有溫度感測光纖。本發明屬于管網監控技術領域,具體是提供了一種方便其他相關線路布置,光纖不易過度折彎受損,彎折幅度降低,溫度檢測更靈敏的分布式光纖帶及分布式光纖傳感管網監測裝置。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管網監控技術領域,具體是指一種分布式光纖帶及分布式光纖傳感管網監測裝置。
背景技術
管網監測系統,是一個以管網、相鄰地質結構、管網環境變量等為監測對象,應用現代傳感技術、通信網絡技術優化組合的結構監測體系,實時監測地下管網在各種環境因素下的結構響應以及地質變化,并能有效地提供管網管理的科學依據,顯著提高管網的整體管理水平,從而能夠最大限度地確保安全運營、預診危害和延長使用壽命。
一些重大工程的實施,如南水北調、西氣東輸、中俄、中亞、中緬和海上的四大能源通道的建設,在全國范圍內鋪設了數萬公里的輸油、輸氣和輸水管道,這些管道要求連續性操作,一旦出現管線故障,將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環境破壞以及潛在的危險。管道大多深埋地下,導致管道監控的實時性和效率較低。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情況,為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方便其他相關線路布置,光纖不易過度折彎受損,彎折幅度降低,溫度檢測更靈敏的分布式光纖帶及分布式光纖傳感管網監測裝置。
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本發明一種分布式光纖帶,包括外層保護套、內層保護套、定位弧、固定條、星形架、固定套以及抗彎折螺旋線,所述內層保護套同心設于外層保護套內,所述定位弧設于外層保護套與內層保護套之間,所述固定條設于內層保護套內側,所述星形架設于固定條遠離內層保護套一端,所述星形架呈五角星形設置,所述固定套設于星形架的角上,所述抗彎折螺旋線設于星形架內。
進一步地,所述外層保護套上設有透水孔。
進一步地,所述定位弧內設有振動監測光纖,所述固定套內設有溫度感測光纖。
進一步地,所述外層保護套與內層保護套間設有反應物夾層,所述內固定條內側設有導熱脂夾層,所述星形架內側設有其他線路區。
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分布式光纖傳感管網監測裝置,包括分布式光纖帶、相干激光器、光檢測器、布里淵時域反射計以及服務器,所述相干激光器設于分布式光纖帶一端,所述光檢測器設于分布式光纖帶另一端,所述布里淵時域反射計兩端與分布式光纖帶兩端相連接,所述服務器與相干激光器電性連接,所述服務器與光檢測器電性連接,所述服務器與布里淵時域反射計電性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相干激光器與振動監測光纖相連接,所述光檢測器與振動監測光纖連接,所述布里淵時域反射計與溫度感測光纖連接。
采用上述結構本發明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一種分布式光纖帶及分布式光纖傳感管網監測裝置,因為其他線路區的設置可以一同設置其他線路,更加方便其他線路布置,因抗彎折螺旋線的設置使得安裝過程中不易出現過度折彎使得光纖受損進而無法使用,因星形架的設置使得溫度感測光纖分布更均勻且局部的彎折幅度降低,因導熱脂夾層的設置使得對溫度檢測更靈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種分布式光纖帶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一種分布式光纖帶的橫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一種分布式光纖帶的縱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一種分布式光纖傳感管網監測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趙華剛,未經趙華剛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4093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