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能自感應除塵的電氣自動化配電箱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533672.9 | 申請日: | 2021-05-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1496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24 |
| 發明(設計)人: | 姜永健 | 申請(專利權)人: | 姜永健 |
| 主分類號: | H02B1/28 | 分類號: | H02B1/28;H02B1/56;H02B1/46;H02B1/48;B08B1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捷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林楊 |
| 地址: | 261021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感應 除塵 電氣 自動化 配電箱 | ||
本發明提供一種能自感應除塵的電氣自動化配電箱,其結構包括配電箱、頂蓋、散熱端、箱門、卡扣其特征在于:配電箱上端與頂蓋為一體,散熱端與配電箱的側邊相通,箱門安裝于散熱端的側邊,卡扣嵌入于箱門之中,本發明由除塵裝置在通過配電箱的感應器進行對配電箱進行大概除塵的同時能夠有效的帶動兩側的伸縮器進行伸出,致使伸縮器將副除塵器進行不斷伸出的同時能夠有效的移動到配電箱的底部,致使其將電氣零件的底端灰塵進行吸收處理,從而將底部的灰塵吸取后能夠與主除塵器吸取的灰塵進行匯集從而達到一同排出的效果,從而在除塵裝置進行工作時能夠達到將配電箱內部的電氣零件進行全方位吸取,進而使灰塵能夠完全被吸收干凈。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自動化電氣領域,更具體地說是一種能自感應除塵的電氣自動化配電箱。
背景技術
配電箱通過內部所裝有的感應器能夠有效的不斷監測內部的灰塵情況,致使在灰塵達到特定的分散與堆積量的同時除塵裝置將迅速的將箱體內的灰塵進行無差別吸取并且將其排出設備外部,致使其能夠有效的防止灰塵堆積過多而產生的內部電氣零件等儀表無法散熱而產生的零件受溫度的影響所造成的故障現象;
綜上所述本發明人發現,現有的配電箱主要存在以下缺陷:自動感應除塵裝置在對配電箱內部的灰塵進行不斷吸收與排出過程,由于灰塵屬于無重量的狀態,致使其在除塵裝置啟動吸取時會產生相應的吸取力,直接形成灰塵在配電箱內進行高速活動,并且些許灰塵在不斷活動時容易卡在電氣零件的底端,從而無法被頂端的除塵裝置所處理,致使除塵裝置無法將內部的灰塵進行完全處理干凈,從而底部灰塵容易產生堆積現象并且不容易被除塵裝置所發現并且進行相應的處理。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現技術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能自感應除塵的電氣自動化配電箱,其結構包括配電箱、頂蓋、散熱端、箱門、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電箱上端與頂蓋為一體,所述散熱端與配電箱的側邊相通,所述箱門安裝于散熱端的側邊,所述卡扣嵌入于箱門之中。
所述配電箱設有安裝槽、電氣零件、除塵裝置、排出槽、限位塊,所述安裝槽與電氣零件進行卡合連接,所述除塵裝置安裝于電氣零件的上方,所述排出槽與除塵裝置相通,所述限位塊嵌入于排出槽的側邊,所述限位塊為實心狀態,并且通過不銹鋼材質所制成的,從而限位塊的內壁為拋光狀態。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除塵裝置設有主除塵器、穿透層、活動端、升降桿、副除塵器,所述主除塵器與穿透層相通,所述活動端與主除塵器進行活動連接,所述升降桿嵌入于活動端之中,所述副除塵器安裝于升降桿的下端,所述副除塵器在主除塵器的兩側各設有一座,并且形成對稱狀態。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副除塵器設有連接槽、彈力軸、吸取塊,所述連接槽下端與彈力軸進行固定連接,所述吸取塊嵌入于彈力軸之中并于連接槽相通,所述連接槽為空心狀態,并且彈力軸為具有相應的塑膠體材質所制成的,所使吸取塊在彈力軸的下端一共設有五塊。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吸取塊設有固定塊、限位層、增壓器、接觸端,所述固定塊與限位層為一體,所述增壓器嵌入于限位層之中,所述接觸端安裝于增壓器的下端,所述固定塊為實心狀態,并且內部的兩塊限位層為對稱狀態能夠有效的將增壓器進行定位在中心位置,致使接觸端為弧形形狀與增壓器相通。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增壓器設有定位板、平衡框、板葉、通孔,所述定位板與平衡框進行間隙配合,所述板葉嵌入于平衡框之中,所述通孔與板葉進行活動連接,所述定位板為實心狀態并且與平衡框之中具有相應的間隙,從而板葉在平衡框中一共設有六根并且中間具有相應的間距現象。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主除塵器設有導出層、內壁、去除塊、滑軌、移動裝置,所述導出層與內壁為一體,所述去除塊與內壁相通,所述滑軌安裝于去除塊的后端,所述移動裝置嵌入于滑軌之中并與去除塊進行活動配合,所述去除塊在兩側內壁中各設有一塊,并且形成對稱狀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姜永健,未經姜永健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33672.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