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芳綸粘膠織物EBT 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533033.2 | 申請日: | 2021-05-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5885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07 |
| 發明(設計)人: | 唐虹;朱雯;孫啟龍;黃圳;李俠;時祿幀;胡亦雯;陳毓姝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33/36 | 分類號: | G01N33/36;G01N27/00;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張俊俊 |
| 地址: | 226019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粘膠 織物 base sub bt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芳綸粘膠織物EBT值防護等級的評價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構建芳綸粘膠織物防護性能EBT值的評估指標體系,選取不同混紡比及克重的芳綸粘膠織物,根據評估指標體系測試織物相關影響因素的性能參數,測試織物的EBT值,利用SPSS軟件相關性分析確定EBT值與各影響因素之間的關聯程度,建立EBT值防護等級的評價方法,確定EBT值不同防護等級下,各影響因素的取值范圍,并對此評價方法進行驗證。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本發明利用織物基礎性能直接評價EBT值防護等級,合理利用實驗室的現有設備,避免了EBT直接測試的高費用長周期問題,該方法簡潔明了,操作方便,可便于直接快速的判斷芳綸粘膠織物EBT值防護等級。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芳綸粘膠織物EBT值防護等級的評價方法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芳綸粘膠織物EBT值防護等級的評價方法。
背景技術
電弧通過高熱、沖擊波、強紫外作用形成極大的破壞力,危害社會公共設備安全和作業人員生命安全。據統計,電弧爆燃事故日均發生5次到10次,而電弧產生的瞬間釋放的高強度熱量是嚴重爆燃事故的4倍以上。以1998年發生在德國的嚴重電弧事故為例,由于大多數工人沒有穿戴適當的面部保護裝置和防電弧服裝,電弧產生伴隨的高溫、沖擊波及有毒氣體能讓穿著的服裝瞬間燃燒,使工作人員受到大面積的燒傷甚至喪命,給個人、家庭、企業及社會都造成巨大的精神痛苦及經濟損失。電力作業人員在電力設備作業中受到的傷害主要來自作業環境,由于電力作業過程中工人無法及時預測所處環境設備故障情況,電力系統的一線工人生命安全始終受到威脅,輕者傷殘,重者致命。電弧發生時現場環境預計可能產生的電弧能量可高達40Cal/cm2,輻射熱通量達到90%,危害級別達到四級,電弧防護服作為重要的防護裝備,在防護性能達不到防護要求時,熱能極易透過服裝灼傷人體。電力工作人員的作業環境大多處在危險狀態,防護性能優異的電弧防護服既可以保障電力工人生命安全,也能大大提高日常電力作業的效率。
在電弧防護性能測試方面,美國和歐洲等國制定了防電弧紡織材料測試標準ASTMF1959/F1959M、NFPA 70E、IEEE1854、IEC61482等,加拿大和西班牙建立了電弧防護性能測試實驗室,其中加拿大Kinectrics是國際上最權威的電弧防護性能檢測機構之一。但是國內沒有專業的測試標準和測試機構,不能快速準確地評判防電弧面料的防護性能。為了解決防電弧服電弧防護性能直接評價費用高、測試周期長等問題,有必要從數學的角度,結合織物的基本物理性能,探究織物的基本物理性能對其防護性能的影響,建立芳綸粘膠織物EBT值防護等級的評價方法,方便快速、科學的評價以芳綸粘膠纖維為主成份的防電弧織物的EBT值防護等級,為我國電力行業防電弧服的開發提供參考依據,因此,亟待一種改進的技術來解決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這一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芳綸粘膠織物EBT值防護等級的評價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芳綸粘膠織物EBT值防護等級的評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構建芳綸粘膠織物EBT值的評估指標體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通大學,未經南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3303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一種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復相熱障涂層材料
- 無鉛[(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納米管及其制備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種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熒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種(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備方法
- 熒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