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食用冰發生器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532948.1 | 申請日: | 2021-05-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1025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7 |
| 發明(設計)人: | 丁海波;章世燕 | 申請(專利權)人: | 章世燕 |
| 主分類號: | F25C1/04 | 分類號: | F25C1/04;F25C1/22 |
| 代理公司: | 合肥興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48 | 代理人: | 王偉 |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滁州市***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食用 發生器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食用冰發生器,主體結構通過發生皿與發生器座連接,連接處面積小于不接觸面積;發生器座設有流道,通過發生皿與發生器座連接成密閉流腔,發生皿內設有冰模,制冰時,連續有低溫低壓液態制冷劑通過輸入口進入,經過分流段、換熱段、紊流段以及換熱段,通過發生皿與接觸的直飲水熱交換,制冷劑吸熱蒸發形成低溫低壓氣體,再經過匯流段匯流到輸出口輸出,水降溫并通過冰模制成有形食用冰。制冷劑與水之間僅隔一層薄板,就可實現熱交換,通過分流段實現多流路、短流程,提高蒸發效率,通過紊流段實現制冷劑紊流,可以避免流體平行流,提高了本發明熱交換效率,大大提高了本發明的制冰效率,更加節能,經濟實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制冰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食用冰發生器。
背景技術
目前,現階段的制冰機采用的制冰機蒸發器結構簡單、生產效率低、換熱效率低,在冰盤背面直接焊有紫銅管,為了保證足夠的接觸面積,需要將紫銅管拍扁焊接,焊接難度大、容易虛焊,且因為焊料流動不均勻,容易形成換熱不良,形成冰塊外形不均勻,甚至壓縮機容易出現液擊現象造成損壞,如附圖7所示。
現有技術下的制冰機蒸發器制冰效率差,生產一致性差,制冰機壓縮機損壞較嚴重,市場維修量大,且普遍能耗偏大,亟待改進。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食用冰發生器,旨在提高現階段的制冰機的制冰效率和系統穩定性,并且提高生產一致性。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食用冰發生器,主要包括發生皿、發生器座和冰模;
所述發生皿和所述發生器座連接;
所述發生器座設有凹槽,凹槽截面形狀從兩側連續或非連續聚于頂部,通過發生器座和發生皿連接,形成流道,流道截面積不變,流道密布,兩端分別是輸入端和輸出端;
至少所述發生皿是薄板件,底面設為平面,兩側邊板與底面垂直;
所述發生器座和所述發生皿連接形成的流道設有一條流道或分多流道并行,一條流道時可不設置分流段和匯流段;
所述發生器座和所述發生皿連接形成的流道,按功能段順序設有輸入端、分流段、換熱段一、紊流段、換熱段二、匯流段以及輸出端。
所述發生皿內設置有冰模,所述冰模包括多處形狀一致的單體。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發生器座設有的凹槽截面設為D型,所述發生皿和所述發生器座連接處面積小于不接觸面積。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分流段流道設有一段較小截面的流道,該段內截面積連續相等、且小于換熱段截面積。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紊流段流道設有在較短距離內D型截面突然變大,該段內截面積大于換熱段截面積。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輸入端和輸出端腔體空間設置較大,分別可以實現均勻分流和等壓匯流。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發生器座四周設有與所述發生皿底面垂直的多處安裝螺柱。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冰模,可為多條橫、豎設置的格柵,也可為設有多處凹穴形狀一致的模板。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分流段流道流體流動時有壓力降。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輸入端和輸出端分別連接有輸入管和輸出管。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冰模單體尺寸由外向內連續變小。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章世燕,未經章世燕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3294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