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透水抗壓混凝土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531880.5 | 申請日: | 2021-05-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9228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4 |
| 發明(設計)人: | 趙新成;沈云新;王志平;吳少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南方混凝土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28/04 | 分類號: | C04B28/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4000 江蘇省無錫***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透水 抗壓 混凝土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申請涉及建筑材料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透水抗壓混凝土及其制備方法。透水抗壓混凝土的制備原料按重量份計,包括水泥100?200份、水20?50份、骨料300?400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0?25份、聚氯乙烯5?13份、硅烷偶聯劑0.5?5份;其制備方法為:S1、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硅烷偶聯劑和聚氯乙烯共混制得共混料;S2、將水泥、水和骨料混合后加入共混料,接著攪拌均勻制得透水抗壓混凝土。本申請在保證透水混凝土的透水性的同時,提高了透水混凝土的抗壓強度。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建筑材料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透水抗壓混凝土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透水混凝土主要為大孔混凝土,通常由粗骨料、摻和料、水泥、外加劑和水拌和制成。透水混凝土的粗骨料表面易包覆一層水泥漿,水泥漿相互粘結而形成空穴均勻分布的蜂窩狀結構,具有透氣、透水性強等優點,施工簡單且水泥用量小。
混凝土的透水系數與混凝土的有效空隙率呈線性相關,為了提高混凝土的有效空隙率,從而提高混凝土的透水性,制作透水混凝土時通常不使用砂料。這是因為砂料粒徑一般較小,易填充粗骨料的空隙,降低混凝土的總空隙率。但是實際上,混凝土的有效空隙率并不隨著混凝土的總空隙率的增加而增加,有時總空隙率增加,混凝土的有效空隙率并沒有增加,即混凝土的透水系數并沒有增加,而混凝土的水泥砂漿和粗骨料之間的黏結面積減小,界面結構缺陷增多,使透水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明顯降低,導致透水混凝土的使用受到限制。
針對上述相關技術,發明人認為:亟需在保證透水混凝土的透水性的同時,提高透水混凝土的抗壓強度。
發明內容
為了在保證透水混凝土透水性的同時提高其抗壓強度,本申請提供一種透水抗壓混凝土及其制備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透水抗壓混凝土,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透水抗壓混凝土,制備原料按重量份計,包括水泥100-200份、水20-50份、骨料300-400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0-25份、聚氯乙烯5-13份、硅烷偶聯劑0.5-5份。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由于采用在混凝土中添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氯乙烯和硅烷偶聯劑對混凝土進行改性,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壓強度,申請人認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氯乙烯和硅烷偶聯劑相互作用,三者之間共混交聯形成交聯立體結構,在不改變混凝土透水性能的同時,減少了混凝土的界面結構缺陷,提高了混凝土的穩定性,增強了混凝土的抗壓強度。
優選的,所述聚氯乙烯的熔融指數為800-1300g/10min。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申請通過控制聚氯乙烯的熔融指數,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壓強度,申請人認為這是因為聚氯乙烯的熔融指數為800-1300g/10min時,共混體系的流動性較強,聚氯乙烯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硅烷偶聯劑之間的交聯結構連接緊密,使混凝土的抗壓強度較高。
優選的,所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數均分子量為34000-88500。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申請通過控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數均分子量,進一步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壓強度。申請人在研究中發現,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數均分子量為34000-88500時,其粘度適中,共混體系相容性較高,增強了混凝土體系內的交聯結構,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壓強度。
優選的,所述硅烷偶聯劑為苯基三乙氧基硅烷和乙烯基三(2-甲氧基乙氧基)硅烷的混合物。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申請通過使用苯基三乙氧基硅烷和乙烯基三(2-甲氧基乙氧基)硅烷復配,進一步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壓強度。申請人認為,苯基三乙氧基硅烷能夠提高水泥、骨料等無機材料在共混體系中的分散性,乙烯基三(2-甲氧基乙氧基)硅烷能夠提高有機材料之間的交聯,苯基三乙氧基硅烷和乙烯基三(2-甲氧基乙氧基)硅烷相互作用,增強了混凝土體系內的交聯結構,提高了混凝土的穩定性,從而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壓強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南方混凝土有限公司,未經無錫南方混凝土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3188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