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10kV真型試驗負荷配置平臺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531791.0 | 申請日: | 2021-05-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9292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01 |
| 發明(設計)人: | 王鵬;張建賓;董軒;馬心良;馮光;徐銘銘;陳明;孫芊;周久琴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漯河供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1/00 | 分類號: | G01R31/00;G01R31/08 |
| 代理公司: | 鄭州知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1132 | 代理人: | 季發軍 |
| 地址: | 450052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10 kv 試驗 負荷 配置 平臺 | ||
本發明公開一種10kV真型試驗負荷配置平臺,包括10kV進線電源、隔離變壓器、母線、多條線路、零序負荷、分支線路、接入配置單元、負載系統、總線、負荷調控單元,10kV進線電源與隔離變壓器相連;隔離變壓器與母線相連;母線與多條線路相連;每條線路上設置有零序負荷,每條線路上設置有多條分支線路,每條分支線路上分別設置有零序負荷,每條分支線路通過接入配置單元與負載系統相連,負載系統經總線與負荷調控單元相連。本發明提供的10kV真型試驗負荷配置平臺,在傳統真型試驗的基礎上配置試驗負荷,更加真實的還原現實場景,避免因配網負荷的波動、潮流方向、類型對相關裝備的應用效果產生影響,為在10kV真型試驗環境下開展帶負荷試驗測試提供了解決方案。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配電智能化設備檢測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10kV真型試驗負荷配置平臺。
背景技術
單相接地故障造成的接地電弧、弧光接地過電壓、跨步電壓等問題容易導致電氣火災、短路故障和人身安全事故。近年來,為解決配電網單相接地故障這一難題,國內外涌現出大量新型接地故障處理技術和裝置,但在現場的應用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配電網接地故障特征極其復雜,容易受到系統條件、故障媒介的影響,采用傳統的仿真試驗或動模試驗難以模擬現場的真實故障特征,難以反映被測設備或技術在現場條件下的真實性能。為提高研發和檢測工作的效率,必須提供一種高度還原現場接地故障場景和特征的試驗方法。
電力系統中開展真型試驗是指利用真實的電力設備,重現現場真實環境所開展的實證測試試驗。真型試驗避免了傳統試驗方法中所存在的模型設計和參數設置造成的誤差,能在短期內重現真實的運行、故障場景,記錄完整的試驗現象和數據,而且不影響用戶供電。
配電網真型試驗技術的快速發展,為配電智能化裝備開展真實配網環境下的技術路線驗證、功能分析、性能評價提供了有效手段,能夠在入網應用前全面評價裝備的性能水平、縮短新型產品研發周期并快速提升產品質量,具備較強的應用價值。伴隨著配電自動化技術的不斷發展,一二次融合開關、故障指示器、線路保護裝置等配電智能化裝備大量應用,開展相關設備的真型試驗,全面評價現有設備技術水平,保障入網設備的性能和質量,對配網安全穩定運行有這重要意義。
傳統的10kV配網真型試驗由于系統損耗等原因往往只考慮零序電壓、零序電流等因素的影響,并未配置試驗負荷,而實際應用情況表明,配網負荷的波動、潮流方向、類型都會對相關裝備的應用效果產生影響。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10kV真型試驗負荷配置平臺,為在10kV真型試驗環境下開展帶負荷試驗測試提供了解決方案。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10kV真型試驗負荷配置平臺,平臺包括10kV進線電源、隔離變壓器、母線、多條線路、零序負荷、分支線路、接入配置單元、負載系統、總線、負荷調控單元,其中,10kV進線電源與隔離變壓器相連;隔離變壓器與母線相連;母線與多條線路相連;每條線路上設置有零序負荷,每條線路上設置有多條分支線路,每條分支線路上分別設置有零序負荷,每條分支線路通過接入配置單元與負載系統相連,負載系統經總線與負荷調控單元相連。
進一步的,負載系統包括穩態恒定負荷、干擾負荷、節能型定制化負荷。
進一步的,干擾負荷包括暫態干擾負荷與穩態干擾負荷。
進一步的,零序負荷為對地電容負荷,表征所要模擬電網的規模,采用“8421”法配置需要的系統零序電容,所配置的整體電容電流考慮配網典型接地運行方式,即可實現分別適用于中性點不接地系統10A、消弧線圈接地系統 100A、小電阻接地系統150A典型零序參數的配置要求。
進一步的,穩態恒定負荷為試驗中穩定運行負荷,配置容量S1滿足S1∈ (0,50%ST),其中,ST為試驗變壓器額定容量,即要求穩態恒定負荷容量不超過試驗變壓器額定容量的5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漯河供電公司,未經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漯河供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3179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