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土壤生態環境監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520764.3 | 申請日: | 2021-05-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25679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07 |
| 發明(設計)人: | 胡飛龍;馬月;盧曉強;劉立;王蕾;陳萌萌;張振華;于賜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N33/24 | 分類號: | G01N33/24;H02J7/35 |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谷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46 | 代理人: | 洪玲 |
| 地址: | 210018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土壤 生態 環境監測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土壤生態環境監測裝置,包括帶支撐腳的臺面,所述臺面上設有安裝架,所述臺面在安裝架的下方位置設有上下貫通的活動套,所述活動套內活動設有組合管件,所述組合管件的底部設有帶監測探頭的鉆頭,且在組合管件底部外壁設有螺旋片,所述安裝架上設有用于驅動組合管件轉動的驅動件,所述臺面上設有太陽能板、蓄電池和無線信號發射器,所述太陽能板將太陽能轉換為電能儲存在蓄電池中并用于為監測探頭供電,所述監測探頭的監測信號通過無線信號發射器遠程發出。該土壤生態環境監測裝置將探頭安裝在鉆頭上,可通過電力驅動將探頭送至土壤內指定深度處,省去了人工開挖操作,省時省力,且減少了對土壤環境的破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土壤監測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土壤生態環境監測裝置。
背景技術
土壤環境監測,是指了解土壤環境質量狀況的重要措施。以防治土壤污染危害為目的,對土壤污染程度、發展趨勢的動態分析測定。包括土壤環境質量的現狀調查、區域土壤環境背景值的調查、土壤污染事故調査和污染土壤的動態觀測。
其中,在對土壤環境質量進行監測時,監測項目包括土壤的水分、濕度、重金屬含量等。目前,監測方式是先人工開挖出一定深度的土坑,再將監測探頭置于土坑內進行探測。該方式費時費力,且對土壤環境的破壞較為嚴重。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土壤生態環境監測裝置,其解決了現有土壤監測方式存在的費時費力、對土壤環境破壞嚴重的問題。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
一種土壤生態環境監測裝置,包括帶支撐腳的臺面,所述臺面上設有安裝架,所述臺面在安裝架的下方位置設有上下貫通的活動套,所述活動套內活動設有組合管件,所述組合管件的底部設有帶若干監測探頭的鉆頭,且在組合管件底部外壁設有螺旋片,所述安裝架上設有用于驅動組合管件轉動的驅動件,所述臺面上設有太陽能板、蓄電池和無線信號發射器,所述太陽能板將太陽能轉換為電能儲存在蓄電池中并用于為監測探頭供電,所述監測探頭的監測信號通過無線信號發射器遠程發出。
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組合管件包括相互轉動連接的外管體和內管體、以及用于將外管體和內管體相互固定的固定件,所述螺旋片設于外管體外壁。
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外管體的內表面形成有若干圈凸環,所述凸環活動嵌于內管體的外壁,使得外管體和內管體相互轉動連接。
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內管體的整個內壁均設置為齒面,所述驅動件由電機、傳動桿和齒輪連接組成,所述傳動桿伸入內管體內部且通過齒輪與內管體內壁嚙合連接,同時齒輪可沿內管體內壁上下滑動。
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鉆頭包括連接于外管體底端的第一法蘭盤、以及連接于內管體底端的第二法蘭盤、以及連接于第二法蘭盤底端的錐型頭,所述第一法蘭盤的底面開設有若干條導向槽,所述導向槽均與第一法蘭盤的徑向呈一定夾角,所述第二法蘭盤的頂面開設有與導向槽一一對應的滑槽,所述滑槽均沿第二法蘭盤徑向設置且從盤邊延伸出,滑槽內活動設有移動桿,所述移動桿的外端頭用于安裝監測探頭,移動桿上設有突柱,所述突柱活動插入導向槽內,當外管體和內管體相對轉動時,所述突柱在導向槽的限位下帶動移動桿及監測探頭在滑槽內徑向向外或向內移動。
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第一法蘭盤與第二法蘭盤邊緣平齊相對,且第一法蘭盤與第二法蘭盤的外徑小于螺旋片的外周半徑。
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固定件為一插銷,插銷從側邊依次插入外管體和內管體側壁,實現外管體和內管體的相互固定。
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組合管件還包括設于外管體外壁的一圈環形突起,所述安裝架上設有限位桿,所述限位桿用于插入至環形突起下端面,使組合管件無法向下移動。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未經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2076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