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高硫銅鋅礦石浮選分離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110520194.8 | 申請日: | 2021-05-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3317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03 |
| 發(fā)明(設(shè)計)人: | 劉守信;師偉紅;羅剛;王奕斐;馬應(yīng)平;周濤;黃國賢;劉劍;梁友乾;高彥萍;李飛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西北礦冶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B03D1/012 | 分類號: | B03D1/012;B03D1/02;B03D101/02;B03D101/04;B03D103/02 |
| 代理公司: | 蘭州中科華西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曹向東 |
| 地址: | 730900 甘***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guān)鍵詞: | 一種 高硫銅 鋅礦 浮選 分離 方法 | ||
1.一種高硫銅鋅礦石浮選分離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⑴磨礦:
將破碎后的高硫銅鋅原礦礦石經(jīng)磨礦,得到礦漿;
⑵銅粗選:
在所述礦漿pH值為7~8的條件下,按所述破碎后的高硫銅鋅原礦礦石的干礦重量計,添加抑制劑亞硫酸鈉100~200g/t和硫酸鋅600~800g/t、捕收劑丁基黃藥5~10g/t、捕收起泡劑酯-23 15~20g/t進行銅粗選,分別得到銅粗精礦礦漿和粗選尾礦礦漿;
⑶銅精選:
所述銅粗精礦礦漿經(jīng)三次精選作業(yè),得到銅精礦;
⑷銅掃選:
所述粗選尾礦礦漿經(jīng)兩次銅掃選作業(yè),得到銅掃選尾礦;
⑸鋅粗選:
按所述破碎后的高硫銅鋅原礦礦石的干礦重量計,在所述銅掃選尾礦中依次添加石灰1500~2000g/t、硫酸銅50~100g/t,捕收劑丁基黃藥50~80g/t、2#油10~15g/t進行鋅粗選,分別得到鋅粗精礦礦漿和鋅粗選尾礦礦漿;
⑹鋅精選:
所述鋅粗精礦礦漿經(jīng)三次精選作業(yè),得到鋅精礦;
⑺鋅掃選:
所述鋅粗選尾礦礦漿進行兩次鋅掃選作業(yè),得到鋅掃選尾礦。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硫銅鋅礦石浮選分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⑴中高硫銅鋅原礦礦石的硫含量15%、銅含量2.0%、鋅含量3.5%。
3.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硫銅鋅礦石浮選分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⑴中磨礦的條件是指破碎后的高硫銅鋅原礦礦石與水的質(zhì)量比為1:1;按破碎后的高硫銅鋅原礦礦石的干礦重量計添加石灰800~1200g/t;磨礦產(chǎn)品的磨礦細度為-74μm占70%~75%。
4.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硫銅鋅礦石浮選分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⑶中三次精選作業(yè)是指按所述破碎后的高硫銅鋅原礦礦石的干礦重量計,在所述銅粗精礦礦漿中添加亞硫酸鈉50~100g/t、硫酸鋅150~200g/t進行一次浮選作業(yè),分別得到一次精礦礦漿和一次精選中礦,該一次精選中礦返回所述步驟⑵銅粗選;所述一次精礦礦漿中添加亞硫酸鈉30~50g/t、硫酸鋅50~100g/t進行二次浮選作業(yè),分別得到二次精礦礦漿和二次精選中礦,該二次精選中礦返回所述一次浮選作業(yè);所述二次精礦礦漿中添加硫酸鋅50~100g/t進行三次浮選作業(yè),分別得到所述銅精礦和三次精選中礦,該三次精選中礦返回所述二次浮選作業(yè)。
5.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硫銅鋅礦石浮選分離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驟⑷中兩次銅掃選作業(yè)是指按所述破碎后的高硫銅鋅原礦礦石的干礦重量計,在所述粗選尾礦礦漿中添加硫酸鋅150~200g/t、捕收劑丁基黃藥2~5g/t、捕收起泡劑酯-23 5~10g/t進行一次銅掃選作業(yè),分別得到一次掃選尾礦礦漿和一次掃選中礦,該一次掃選中礦進入所述步驟⑵銅粗選;所述一次掃選尾礦礦漿中添加捕收起泡劑酯-23 2~5g/t進行二次銅掃選作業(yè),分別得到所述銅掃選尾礦和二次掃選中礦,該二次掃選中礦返回所述一次銅掃選作業(yè);所述銅掃選尾礦經(jīng)Φ45m濃密機濃密脫水,分別得到回水和濃密后的礦漿;所述回水進入所述步驟⑵銅粗選;所述濃密后的礦漿進入所述步驟⑸鋅粗選,與所述步驟⑺鋅掃選作業(yè)后的尾礦庫回水進行調(diào)漿。
6.如權(quán)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種高硫銅鋅礦石浮選分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收起泡劑酯-23是指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在攪拌釜中,于常溫常壓下攪拌混合1.5~2小時形成的均相油性溶液:S-氰乙基O-乙基黃原酸酯50份、異丙基乙基硫代氨基甲酸酯30份、烷基烯丙基硫氨酯20份及醚醇油10份。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西北礦冶研究院,未經(jīng)西北礦冶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20194.8/1.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