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垃圾運載自動分類和卸載匹配系統和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519928.0 | 申請日: | 2021-05-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1803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21 |
| 發明(設計)人: | 王姚;董懷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7C5/02 | 分類號: | B07C5/02;B07C5/10;B07C5/36;B07C5/38;B25J9/00;B25J9/10;B25J15/06;B65G15/44;B65G47/12;B65G47/91 |
| 代理公司: | 沈陽一諾君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21266 | 代理人: | 王建男 |
| 地址: | 150000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垃圾 運載 自動 分類 卸載 匹配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垃圾運載自動分類和卸載匹配系統及其方法,其包括車輛結構、上料組件、傳送組件、分類組件和卸載組件;卸載組件具有多個流通通道和承載容器,流通通道的下游端與對應的承載容器匹配,流通通道的上游端設置在移動工位相對于推出工位的另一側,推出工位用于把移動工位上的瓶體垃圾通過流通通道推入到承載容器內。通過這種結構的設置,其能夠把瓶體結構進行自動輸送并且分成為一個個的逐個運輸的瓶體結構,然后把這些瓶體結構通過識別作用進行識別得到瓶體的信息,例如為尺寸、大小等信息,然后根據這種信息就能夠通過后續的推出工位推送至不同的容納結構內,這樣就完成了瓶體垃圾的自動識別分類和卸載過程,具有快速、高效的技術優勢。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對于垃圾進行自動分類和卸載的高效的裝置結構和方法。
背景技術
在現代生活中,生活垃圾的量和種類越來越多,在日常的正常生活中,需要大量消耗包裝袋、紙箱、食品和飲料瓶等結構。
這些物品雖然是垃圾,但是如果能夠加以分類和集中處理,就能夠變廢為寶,從而形成再生資源,以創造更大的價值。在這種形形色色的垃圾中,瓶體結構是相對高價值的一種垃圾物,即使在日常的生活中也會有很多垃圾回收人員對于瓶體結構例如飲料瓶等進行及時回收,以換取一定的經濟回報。而當把這些大量的瓶體結構回收到站點之后,則需要把這些瓶體結構運輸至專門的資源再造回收廠對于這些瓶體結構進行處理。然而,在對于這些瓶體結構進行運輸或者轉載的過程之前最好對于這些瓶體結構進行分類,例如按照尺寸分類或者按照密度分類,這樣就能夠把一類的瓶體結構大概分裝到不同的容器內,這樣非常方便后期的回收再生,也更好地對于這些瓶體結構的價值度進行歸類。
然而,現有技術中多依賴于手工進行瓶體結構垃圾的分類,沒有形成一種高效地對于瓶體垃圾進行快速分類和卸載匹配的裝置結構。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方便對于瓶體垃圾進行快速集中化識別和分類處理的裝置結構。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垃圾運載自動分類和卸載匹配系統,其包括車輛結構、上料組件、傳送組件、分類組件和卸載組件;
車輛結構具有容納空間;
上料組件具有存儲箱體和斜置送料帶,所述斜置送料帶上設置有均勻布置的阻擋板,所述阻擋板的下端設置在所述存儲箱體內,所述存儲箱體內放置有瓶體垃圾,所述斜置送料帶把所述存儲箱體內的瓶體垃圾通過逐層設置的阻擋板運輸至高位;
傳送組件具有分隔工位、分體帶動工位和抓取工位,所述分隔工位設置在所述斜置傳送帶和所述分體帶動工位之間,所述抓取工位設置在所述分體帶動工位的一側,所述抓取工位用于把分隔工位分隔后的瓶體抓取放置到所述分體帶動工位上的分隔槽內;
分類組件具有識別工位、移動工位和推出工位,所述識別工位設置在所述移動工位的上游一側,所述識別工位用于識別所述瓶體垃圾的大小,所述推出工位設置在所述移動工位的一側,所述推出工位用于把所述移動工位上的瓶體垃圾推出到所述移動工位的外部;
卸載組件具有多個流通通道和承載容器,流通通道的下游端與對應的承載容器匹配,所述流通通道的上游端設置在所述移動工位相對于所述推出工位的另一側,所述推出工位用于把所述移動工位上的瓶體垃圾通過所述流通通道推入到所述承載容器內。
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為:通過這種結構的設置,其能夠把瓶體結構進行自動輸送并且分成為一個個的逐個運輸的瓶體結構,然后把這些瓶體結構通過識別作用進行識別得到瓶體的信息,例如為尺寸、大小等信息,然后根據這種信息就能夠通過后續的推出工位推送至不同的容納結構內,這樣就完成了瓶體垃圾的自動識別分類和卸載過程,具有快速、高效的技術優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理工大學,未經哈爾濱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1992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光學成像鏡頭及成像設備
- 下一篇:一種新型太陽能組件的翻轉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