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強度抗菌聚乙烯膜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509512.0 | 申請日: | 2021-05-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0984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22 |
| 發明(設計)人: | 翁星星;劉濤濤;陳朝暉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厚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71/26 | 分類號: | B01D71/26;B01D71/82;B01D69/02;B01D6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李帥 |
| 地址: | 213213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強度 抗菌 聚乙烯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強度抗菌聚乙烯膜及其制備方法。所述聚乙烯膜是以聚乙烯微孔膜為基底,以乙烯?乙烯醇共聚膜為表層,通過聚乙烯醇化學粘結聚乙烯微孔膜和乙烯?乙烯醇共聚膜形成的膜。有益效果:加入石榴提取液,增加粘結強度和抗菌性;使用水誘導反相法制備了乙烯?乙烯醇共聚膜作為表層,利用丙酸聚六亞甲基胍與PVP之間的協同效應,加速PVP的析出,加快形成孔隙,降低時間成本;利用丙酸聚六亞甲基胍中酸性基團,使得丙酸聚六亞甲基胍/金屬納米粒子自發往膜表面移動,形成水合層,抗菌防污;利用丙酸聚六亞甲基胍對金屬納米粒子的螯合性,附著在金屬納米粒子的表面,抑制金屬納米粒子的團聚,增加均勻分散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處理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高強度抗菌聚乙烯膜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水體的污染愈發劇烈,水體凈化后再利用成為了研究重點課題之一。其中,膜分離技術是廢水處理和高質量水體凈化的有效方法之一。傳統水處理膜中以聚颯多孔層為主,但該生產工藝較為復雜,我國仍處于探索階段,自主研發工藝生產高質量聚颯較為困難。而近幾年聚乙烯膜制備的廣泛研究,使得聚乙烯微孔膜工藝飛速發展。且該膜具有較好的機械強度和化學穩定性,是潛在的水處理膜替代品之一。然而聚乙烯微孔膜由于疏水性強,長期用于水體處理是,易造成力學能力下降;存在蛋白質污染附著引起孔道堵塞問題,致使膜損壞,降低膜的使用壽命。另外,聚乙烯微孔膜用于水處理時,一般作為基膜與其他親水性膜層復合使用,存在粘結強度差的缺點,且不具有抗菌性。
因此,解決上述問題,制備一種高強度抗菌聚乙烯膜具有重要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強度抗菌聚乙烯膜及其制備方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高強度抗菌聚乙烯膜,所述聚乙烯膜是以聚乙烯微孔膜為基底,以乙烯-乙烯醇共聚膜為表層,以聚乙烯醇為粘結層,化學交聯聚乙烯微孔膜、乙烯-乙烯醇共聚膜制備的。
較為優化地,所述粘結層還含有石榴皮提取液。
較為優化地,所述乙烯-乙烯醇共聚膜的原料包括以下組分:按重量計,乙烯-乙烯醇共聚物20~30份、聚乙烯吡咯烷酮3~6份、丙酸聚六甲基亞胍2~5份、金屬納米粒子3~6份、二甲基亞砜50~80份。
較為優化地,所述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中乙烯含量為50~60%。
較為優化地,所述金屬納米粒子為納米四氧化三鐵、納米氧化銅、納米鐵酸錳中一種或多種混合物。
較為優化地,一種高強度抗菌聚乙烯膜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乙烯-乙烯醇共聚膜的制備:
(1)將丙酸聚六亞甲基胍溶解在水溶液中,加入金屬納米粒子,得到丙酸聚六亞甲基胍/金屬納米粒子,備用;
(2)將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加入至二甲基亞砜中,依次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丙酸聚六亞甲基胍/金屬納米粒子,得到鑄膜溶液;將其在玻璃板上刮膜,得到初膜;迅速轉移至蒸餾水中,浸泡,得到乙烯-乙烯醇共聚膜;
步驟2:聚乙烯膜的制備:
(1)將聚乙烯醇在溶解在去離子水中,得到PVA溶液,將其與乙醇混合,加入石榴提取液混合;加入戊二醛、硫酸,得到混合液體;
(2)將聚乙烯微孔膜置于高錳酸鉀溶液中,加熱活化,洗滌;將其平鋪在模具中,倒入混合液體;將乙烯-乙烯醇共聚膜覆蓋在聚乙烯微孔膜上;交聯反應后,將其取出置于輥式層壓機輥壓;熱固化,得到聚乙烯膜。
較為優化地,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乙烯-乙烯醇共聚膜的制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厚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厚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0951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