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密度分方位疊前屬性地震沉積微相刻畫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509075.2 | 申請日: | 2021-05-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327639A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11 |
| 發明(設計)人: | 蘇朝光;巴素玉;田媛;韓宏偉;張盼盼;朱定蓉;王瀟然;劉鴿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勝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1V1/50 | 分類號: | G01V1/50 |
| 代理公司: | 濟南日新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7224 | 代理人: | 劉亞寧 |
| 地址: | 2570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密度 方位 屬性 地震 沉積 刻畫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油氣田勘探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密度分方位疊前屬性地震沉積微相刻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獲取研究區高密度地震區的數據及資料;寬方位地震道集分析,優選有利偏移距數據;基于沉積相展布規律,進行分方位數據疊加;不同方位地震沉積微相敏感屬性優選及聚類分析;實鉆井驗證,若預測結果不吻合進行區域二次聚類分析:綜合地質資料,精確刻畫地震沉積微相。本發明方法顯著提高了地震沉積微相刻畫的精度,能夠有效預測目的層段沉積微相平面展布規律,助力油氣田高質量勘探開發。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油氣田勘探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密度分方位疊前屬性地震沉積微相刻畫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中國油氣藏進入中-高勘探開發階段,以巖性、地層及各種復合含油氣圈閉為主的中-小型復雜隱蔽油氣田已逐漸成為我國增儲上產的重要陣地。復雜隱蔽油氣藏具有“薄、小、碎、深”的特點,失利井的精細解剖表明,該類油藏高質量勘探開發的關鍵是準確刻畫沉積微相。
雖然一些國內外學者對于沉積微相的識別已經做過大量研究工作,但主要從巖性、測井資料入手,配合常規三維地震解釋技術刻畫沉積微相,對于隱蔽油氣藏砂體邊界不清、地層結構復雜、非均質性強的沉積特點,上述技術預測準確率低,無法達到精細刻畫沉積微相的效果。
申請人在先專利申請CN108663714A一種沉積微相刻畫方法,該方法將縱向上已完鉆井點單點的測井資料、地質資料與平面上地震資料綜合,實現井震結合精細刻畫沉積微相。通過一元回歸分析、聚類分析優選地震屬性參數,提高沉積微相刻畫精度;利用多元線性回歸法融合地震屬性參數以獲得擬合關系函數模型;通過抽稀步驟,即充分利用了井點的地質參數,又有效地利用已完鉆井點之間的虛擬井點的地震屬性參數轉化的地質參數,這樣最終刻畫的沉積微相精度更高,而且,由于只提取部分地震屬性點,因此在實際操作中大大減小了工作量,降低了人工成本。在利用該方法所刻畫的沉積微相的基礎上可以預測井間的儲層分布,為井位部署提供地質依據,提高油氣田的勘探和開發成功率。
隨著研究技術的不斷發展,沉積微相刻畫的精度仍待進一步提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密度分方位疊前屬性地震沉積微相刻畫方法,本發明方法充分利用高密度地震資料分方位數據的優勢,顯著提高了地震沉積微相刻畫的精度。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一種高密度分方位疊前屬性地震沉積微相刻畫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獲取研究區高密度地震區的數據及資料;
步驟2,寬方位地震道集分析,優選有利偏移距數據;
步驟3,基于沉積相展布規律,進行分方位數據疊加;
步驟4,不同方位地震沉積微相敏感屬性優選及聚類分析;
步驟5,實鉆井驗證,若預測結果不吻合進行區域二次聚類分析:
步驟6,綜合地質資料,精確刻畫地震沉積微相。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還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在步驟1中,通過建立研究區單點高密度地震資料庫,獲取全方位地震數據以及工區內實鉆井的鉆井、測井、錄井資料。
在步驟2中,進行寬方位地震道集分析前,進行方位道集的各向異性分析,將目的層的方位道集各向異性參數誤差控制在0.2之內。
在步驟3中,進行分方位數據疊加的具體步驟包括:
1)確定研究區沉積相類型,并進一步將沉積相細分為不同沉積微相;
2)井、震結合,確定不同沉積微相的差異性地震反射特征,初步刻畫地震沉積微相的展布形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勝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勝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0907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微地震聯合時差疊加定位方法
- 下一篇:適合于致密砂巖地層的井震頻散校正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