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適合MIMO通信系統的基帶速率匹配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508573.5 | 申請日: | 2021-05-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4211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26 |
| 發明(設計)人: | 黃永明;陳康;梁蘊琪;胡梓煒;俞菲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L1/00 | 分類號: | H04L1/00;H04B7/0413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沈廉 |
| 地址: | 211189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適合 mimo 通信 系統 基帶 速率 匹配 方法 | ||
1.一種適合MIMO通信系統的基帶速率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驟:
步驟1、以規定的標識符,包括起始標識符A、結束標識符B和轉義標識符C區分上層業務數據的范圍,設計單個鏈路的子幀數據填充算法:起始標識符A與結束標識符B之間為有效數據即上層業務數據經過信道編碼、擾碼、轉義的數據,結束標識符B到子幀結束為填充的隨機數;該單個鏈路的子幀數據填充算法采用編碼轉義的方式以避免有效數據域中出現起始標識符A、結束標識符B和轉義標識符C;
步驟2、設計MIMO多路流的時序同步方法,保證所有鏈路同時開始組子幀數據,起始標識符A在同一時鐘的同一時刻被傳輸到基帶處理模塊;
步驟3、在接收機中多路聯合檢測起始標識符A,對有效數據進行解轉義、解擾碼。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適合MIMO通信系統的基帶速率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所述單個鏈路的子幀數據填充的內容如下:
其中,V為子幀數據,deep為數據緩存隊列深度,ct1為數據計數,ct2為轉義次數計數,Table為擾碼表,Data為業務數據,Nlen表示當前子幀所需的數據長度,^符號表示異或運算,[]表示數組下標運算。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適合MIMO通信系統的基帶速率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所述單個鏈路的子幀數據填充算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1、當使能信號為True時,表示開始組子幀數據,獲取數據緩存隊列深度deep,并將數據計數ct1、轉義次數計數ct2清零;
步驟1.2、填充起始標識符A,并將數據計數ct1加1即ct1=ct1+1;
步驟1.3、判斷ct1≤deep,若為False,表示緩存隊列的數據已經全部讀完,轉至步驟1.9,填充結束標識符B和隨機數;若為True,轉至步驟1.4,繼續填充有效數據或結束標識符B;
步驟1.4、判斷ct1+ct2<Nlen-2,若為False,表示緩存隊列數據較多,轉至步驟1.10,填充結束標識符B;若為True,轉至步驟1.5,繼續填充有效數據;
步驟1.5、讀出緩存隊列中的業務數據Data,與Table[ct1+ct2]做異或運算即Data^Table[ct1+ct2],完成數據的加擾;
步驟1.6、判斷加擾后的數據是否與起始標識符A或結束標識符B或轉義標識符C相等,若為False,表示不需要進行轉義,轉至步驟1.8;若為True,轉至步驟1.7進行轉義;
步驟1.7、填充轉義數據:若加擾后的數據等于起始標識符A,則傳輸數據CD,其中C為轉義標識符,D是起始標識符轉義字符;若加擾后的數據等于結束標識符B,則傳輸數據CE,其中E為結束標識符轉義字符;若加擾后的數據等于轉義標識符C,則傳輸數據CF,其中F為轉義標識符轉義字符;且轉義次數計數加1即ct2=ct2+1,轉至步驟1.11;
步驟1.8、填充加擾數據,轉至步驟1.11;
步驟1.9、判斷ct1是否等于deep+1,若為False,填充擾碼表數據Table[ct1+ct2],轉至步驟1.11;若為True,需要填充結束標識符B來隔開有效數據和隨機數,轉至步驟1.10;
步驟1.10、填充結束標識符B;
步驟1.11、數據計數加1即ct1=ct1+1;
步驟1.12、判斷ct1+ct2是否等于Nlen,若為False,表示這一子幀的數據填充還未結束,轉至步驟1.3;若為True,轉至步驟1.13;
步驟1.13、鏈路i組子幀就緒信號Streami_Ready置True,表示鏈路i準備好組下一子幀的數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南大學,未經東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08573.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