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轉移輔助器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110507613.4 | 申請日: | 2021-05-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8853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4 |
| 發(fā)明(設計)人: | 李昕鍶;朱梅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深圳市轉化醫(yī)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A61F5/00 | 分類號: | A61F5/00;A61G7/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師事務所 31272 | 代理人: | 沈棟棟 |
| 地址: | 518037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轉移 輔助 | ||
本發(fā)明公開一種轉移輔助器,屬于醫(yī)療器械輔助設備的技術領域,包括:主體支架、第一轉動軸、第一托板和若干升降桿,所述第一轉動軸可轉動地設置在所述主體支架上,所述第一托板可拆卸地固定設置在所述第一轉動軸上,每一所述升降桿均與所述第一托板固定連接。本發(fā)明減少了移動患者需要的護理人力,減少了患者在轉移工程中摔跤的可能性,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復訓練。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醫(yī)療輔助設備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轉移輔助器。
背景技術
當前在醫(yī)院進行患者轉移時,往往是幾個護士一起架著患者,從而將患者轉移至輪椅上,這樣做不僅費時費力,而且還有可能對患者造成二次傷害。
發(fā)明內(nèi)容
針對現(xiàn)有的的上述問題,現(xiàn)旨在提供一種轉移輔助器。
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轉移輔助器,包括:
主體支架;
第一轉動軸,所述第一轉動軸可轉動地設置在所述主體支架上;
第一托板,所述第一托板可拆卸地固定設置在所述第一轉動軸上;
若干升降桿,每一所述升降桿均與所述第一托板固定連接。
上述的轉移輔助器,其中,所述第一托板的一側相對設置有兩第一固定塊,兩所述第一固定塊與所述第一轉動軸可拆卸地固定連接。
上述的轉移輔助器,其中,所述第一托板設置在所述第一轉動軸的中間。
上述的轉移輔助器,其中,兩所述第一固定塊上分別設置有螺紋孔,兩所述第一固定塊通過螺栓與所述第一轉動軸固定連接。
上述的轉移輔助器,其中,所述升降桿通過電缸、氣缸或液壓缸傳動,或者上述組合。
上述的轉移輔助器,其中,所述主體支架包括:相對設置的兩第一支撐板,所述第一轉動軸的兩端分別與兩所述第一支撐板轉動連接。
上述的轉移輔助器,其中,還包括:兩軸套,兩所述軸套分別固定設置在所述第一轉動軸的兩端,兩所述軸套分別與兩所述第一支撐板轉動連接。
上述的轉移輔助器,其中,兩所述第一支撐板上分別固定設置有兩扶手。
上述的轉移輔助器,其中,還包括:第一擋板,所述第一擋板的一端與一所述第一支撐板轉動連接,所述第一擋板的另一端與另一所述第一支撐板抵接。
上述的轉移輔助器,其中,兩所述第一支撐板分別設置有兩腳輪,兩所述腳輪上分別設置有鎖舌。
上述技術方案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的積極效果是:
本發(fā)明減少了移動患者需要的護理人力,減少了患者在轉移工程中摔跤的可能性,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復訓練。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一種轉移輔助器的主視圖。
附圖中:1、主體支架;101、第一支撐板;2、第一轉動軸;3、第一托板;4、升降桿;6、腳輪;7、第一擋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但不作為本發(fā)明的限定。
圖1為本發(fā)明一種轉移輔助器的主視圖,如圖1所示,示出了一種較佳實施例的轉移輔助器,包括:主體支架1;
第一轉動軸2,第一轉動軸2可轉動地設置在主體支架1上;
第一托板3,第一托板3可拆卸地固定設置在第一轉動軸2上;
若干升降桿4,每一升降桿4均與第一托板3固定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深圳市轉化醫(yī)學研究院),未經(jīng)深圳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深圳市轉化醫(yī)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0761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