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生態護坡砌塊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507416.2 | 申請日: | 2021-05-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5237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23 |
| 發明(設計)人: | 王培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水建生態環境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B3/14 | 分類號: | E02B3/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0011 安徽省合肥***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生態 護坡 砌塊 | ||
本申請實施例涉及一種生態護坡砌塊,包括:砌塊主體部,所述砌塊主體部中設有植生孔,所述砌塊主體部的頂面形成有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所述砌塊主體部的底面形成有第三限位孔和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與所述砌塊主體部的頂面的形狀相適配;至少一個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由所述砌塊主體部在長度方向上的側面向外延伸形成,且兩個側面上的第一限位部的位置相適配,每個所述第一限位部上均形成有至少一個第三限位孔。基于上述能夠穩固安裝的生態護坡砌塊,可以有效防止水流對土壤的沖刷,從而提高水土保持效果。
技術領域
本申請實施例涉及砌塊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生態護坡砌塊。
背景技術
目前,河道的護坡一般采用水泥砌塊平鋪的方式,將河道斜坡覆蓋起來,雖然能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但這種護坡阻礙了水與土的交流,影響河道的自凈能力。部分生態護坡雖然能夠具有一定的植物生長孔隙,但施工完成后,水流從上而下沖刷,水土保持效果較差,植物根系難以穩定,達不到理想的生態功能。
發明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生態護坡的水土保持效果較差的問題,提供一種生態護坡砌塊。
一種生態護坡砌塊,包括:
砌塊主體部,所述砌塊主體部中設有植生孔,所述砌塊主體部的頂面形成有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所述砌塊主體部的底面形成有第三限位孔和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與所述砌塊主體部的頂面的形狀相適配;
至少一個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由所述砌塊主體部在長度方向上的側面向外延伸形成,且兩個側面上的第一限位部的位置相適配,每個所述第一限位部上均形成有至少一個第三限位孔。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還包括間隔部,所述間隔部沿生態護坡砌塊的寬度方向延伸,用于將植生孔劃分為相間隔設置的第一孔和第二孔。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砌塊主體部在長度方向上的側面形成有滲透孔。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滲透孔的形狀為矩形、圓形和橢圓形中的一種。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砌塊主體部靠近前表面一側的部分頂面向外延伸有第二限位部。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部靠近前表面一側的部分頂面向外延伸有阻擋部。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砌塊主體部的前表面設有防沖刷護面。
上述生態護坡砌塊,包括:砌塊主體部,所述砌塊主體部中設有植生孔,所述砌塊主體部的頂面形成有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所述砌塊主體部的底面形成有第三限位孔和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與所述砌塊主體部的頂面的形狀相適配;至少一個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由所述砌塊主體部在長度方向上的側面向外延伸形成,且兩個側面上的第一限位部的位置相適配,每個所述第一限位部上均形成有至少一個第三限位孔。通過設置上述限位槽、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可以便于多個生態護坡砌塊沿厚度方向堆疊安裝,通過設置上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三限位孔,可以便于多個生態護坡砌塊沿長度方向依次安裝,基于上述能夠穩固安裝的生態護坡砌塊,可以有效防止水流對土壤的沖刷,從而提高水土保持效果。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水建生態環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經安徽水建生態環境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0741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