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類過氧化物納米酶及其制備方法、活性檢測方法及傳感器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507150.1 | 申請日: | 2021-05-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3784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08 |
| 發明(設計)人: | 宋嬋;劉海波;張琳琳;趙成龍;姚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1/33 | 分類號: | G01N21/33;G01N21/6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勝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徐凱凱 |
| 地址: | 211816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過氧化物 納米 及其 制備 方法 活性 檢測 傳感器 | ||
1.一種類過氧化物納米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將MIL-101(Fe)放置于研缽中研磨,并對研磨后的MIL-101(Fe)在惰性氣體保護下進行煅燒處理,得到Fe3O4@C納米材料;
將Fe3O4@C納米材料與硫粉混合并研磨,對研磨后的Fe3O4@C納米材料與硫粉的混合物在惰性氣體保護下進行煅燒處理,得到類過氧化物納米酶,其中,煅燒處理條件為:以1~3℃/min的升溫速率升溫至550~650℃并保溫4.5~5.5h,所述類過氧化物納米酶為FeS@C納米片,所述類過氧化物納米酶中FeS納米顆粒的尺寸為380nm~420nm。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類過氧化物納米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MIL-101(Fe)的煅燒處理條件為:以4~6℃/min的升溫速率升溫至450~550℃并保溫1.5~2.5h。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類過氧化物納米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氣體為氮氣或氬氣。
4.一種類過氧化物納米酶,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類過氧化物納米酶的制備方法制備而成。
5.一種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類過氧化物納米酶的活性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將類過氧化物納米酶加入含有3,3',5,5'-四甲基聯苯胺和H2O2的NaOAc-HAc緩沖溶液中并震蕩4~6min,得到FeS@C-TMB-H2O2比色體系;
將FeS@C-TMB-H2O2比色體系在45~55℃下孵育50~70min,并對孵育后的FeS@C-TMB-H2O2比色體系進行離心,取離心后的上清液進行紫外-可見光測試,得到紫外-可見吸收光譜;
根據所述紫外-可見吸收光譜,確定類過氧化物納米酶的過氧化物酶活性。
6.一種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類過氧化物納米酶的活性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將類過氧化物納米酶加入含有10-乙酰基-3,7-二羥基吩嗪和H2O2的Tris-HCl緩沖溶液中并震蕩4~6min,得到FeS@C-AR-H2O2熒光體系;
將FeS@C-AR-H2O2熒光體系在25~35℃下孵育40~50min,并對孵育后的FeS@C-AR-H2O2熒光體系進行離心,取離心后的上清液進行熒光測試,得到熒光發射光譜;
根據所述熒光發射光譜,確定類過氧化物納米酶的過氧化物酶活性。
7.一種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傳感器用于對H2O2進行定量檢測,所述傳感器包括:比色H2O2傳感體系和/或熒光H2O2傳感體系,所述比色H2O2傳感體系包括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類過氧化物納米酶和3,3',5,5'-四甲基聯苯胺的HAc-NaAc緩沖液,所述熒光H2O2傳感體系包括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類過氧化物納米酶和10-乙酰基-3,7-二羥基吩嗪的Tris-HCl緩沖液。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色H2O2傳感體系對H2O2的檢測濃度范圍為1~70μM,檢出限為0.778μM;
所述熒光H2O2傳感體系對H2O2的檢測濃度范圍為5~250μM,檢出限為0.862μ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工業大學,未經南京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07150.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