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降塵的旋轉內混式梯級增強霧化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507119.8 | 申請日: | 2021-05-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1973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19 |
| 發明(設計)人: | 王和堂;張晨陽;何鑫鑫;劉焱;趙亞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礦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5B7/04 | 分類號: | B05B7/04;B01D47/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杭行 |
| 地址: | 22100***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降塵 旋轉 內混式 梯級 增強 霧化 裝置 | ||
1.一種用于降塵的旋轉內混式梯級增強霧化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氣霧化裝置(1)、旋轉霧化裝置(2)、供壓風裝置(3)和供液管(4);
空氣霧化裝置(1)內部的空腔構成空氣霧化室(11),空氣霧化室(11)一端與空氣霧化裝置(1)前端的噴孔Ⅰ(12)連通、另一端與供壓風裝置(3)的出氣口以及旋轉霧化裝置(2)前端的噴孔Ⅱ(21)連通,在空氣霧化室(11)中設有旋流裝置(13),旋流裝置(13)與空氣霧化室(11)內壁間形成旋流通道;
旋轉霧化裝置(2)后端與供液管(4)連接;
在供壓風裝置(3)上設有上進氣管(31)和下進氣管(32),上進氣管(31)和下進氣管(32)分別設在旋轉霧化裝置(2)的上、下兩端,上進氣管(31)和下進氣管(32)的外側端連接氣源、內側端的出氣口與空氣霧化室(11)內部連通;
空氣霧化室(11)的內壁為光滑的流線型漸縮結構,所述旋流裝置(13)為從后向前漸縮的結構,漸縮結構的空氣霧化室(11)的前端收縮角α為80~90°,后端收縮角β為10~20°;
空氣霧化裝置( 1) 中的噴孔Ⅰ(12)的孔徑為1.5~3.5 mm;
旋轉霧化裝置(2)內部環周均布五只旋葉(22),所述噴孔Ⅱ(21)的孔徑為2~4 mm;
上進氣管(31)和下進氣管(32)的水平出氣段的端部出氣口處采用拉瓦爾管(33)結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降塵的旋轉內混式梯級增強霧化裝置,其特征在于,上進氣管(31)和下進氣管(32)的進氣段傾斜設置在供壓風裝置(3)的主體上、在供壓風裝置(3)主體內部光滑過渡到拐角段后一體連通水平方向設置的出氣段。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于降塵的旋轉內混式梯級增強霧化裝置,其特征在于,上進氣管(31)和下進氣管(32)的進氣段與供壓風裝置(3)的主體之間的夾角θ=30-50°。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降塵的旋轉內混式梯級增強霧化裝置,其特征在于,下進氣管(32)的直徑大于上進氣管(31)的直徑。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降塵的旋轉內混式梯級增強霧化裝置,其特征在于,在供液管(4)、上進氣管(31)和下進氣管(32)尾部接口處均采用波浪形防脫落結構。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降塵的旋轉內混式梯級增強霧化裝置,其特征在于,空氣霧化裝置(1)與供壓風裝置(3)間螺紋連接;供液管(4)螺紋連接在供壓風裝置(3)內;旋轉霧化裝置(2)螺紋連接在供液管(4)前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礦業大學,未經中國礦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07119.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汽車電動舉升系統
- 下一篇:一種治療感冒的中藥組合物及制備方法和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