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自帶碳源的立體式生物載體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506977.0 | 申請日: | 2021-05-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7761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0 |
| 發明(設計)人: | 蘇苑君;易春龍;李泰來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工武大設計研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3/00 | 分類號: | C02F3/00;C02F3/34 |
| 代理公司: | 武漢大楚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2257 | 代理人: | 徐楊松;高源 |
| 地址: | 430073 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東***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碳源 立體 生物 載體 | ||
本發明涉及一種自帶碳源的立體式生物載體,包括中心繩和立體梭形結構,中心繩上沿其長度方向設置至少一個立體梭形結構;每個立體梭形結構均由兩個花瓣型生物載體按正反的形式疊加而成,每個花瓣型生物載體均與中心繩之間具有一定角度。有益效果是:立體梭形結構為不同微生物提供不同適宜生長環境,具體為:外部適宜好氧菌生活的環境,內部適宜兼性厭氧菌生活的環境,提高微生物菌劑對污染物的削減效率,同時還能節省材料,多樣化的微生物種類增強了微生物菌團的耐負荷抗沖擊性;花瓣型生物載體為微生物新陳代謝留足空間,使衰敗的微生物得以剝離,新繁殖的微生物得以更好的生長,這樣整個生物載體將會以比較平衡的狀態持續高效的發揮作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河湖治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自帶碳源的立體式生物載體。
背景技術
最適宜微生物生長的環境因素包括:1)生物親和性好,容易附著;2)比表面積大,微生物承載量大;3)空間結構多樣性,給微生物多樣性創造條件,生物多樣性越好,耐沖擊負荷能力就越強;4)微生物新陳代謝容易,不能堵塞、不能結團;而目前河湖生態修復中所使用的生物載體并不能為微生物營造出上述環境。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自帶碳源的立體式生物載體,以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自帶碳源的立體式生物載體,包括中心繩和立體梭形結構,中心繩上沿其長度方向設置至少一個立體梭形結構;每個立體梭形結構均由兩個花瓣型生物載體按正反的形式疊加而成,每個花瓣型生物載體均與中心繩之間具有一定角度。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立體梭形結構為不同微生物提供不同適宜生長環境,具體為:外部適宜好氧菌生活的環境,內部適宜兼性厭氧菌生活的環境,提高微生物菌劑對污染物的削減效率,同時還能節省材料,多樣化的微生物種類增強了微生物菌團的耐負荷抗沖擊性;花瓣型生物載體為微生物新陳代謝留足空間,使衰敗的微生物得以剝離,新繁殖的微生物得以更好的生長,這樣整個生物載體將會以比較平衡的狀態持續高效的發揮作用。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發明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進一步,花瓣型生物載體與中心繩之間的夾角大于0,小于等于45°。
采用上述進一步的有益效果是:能夠充分發揮生物載體的效果,為不同微生物提供不同適宜生長環境。
進一步,花瓣型生物載體為多個可定型放射狀滌綸圈,數量為2~10個。
進一步,每個花瓣型生物載體所包含的所有可定型放射狀滌綸圈中相鄰兩個可定型放射狀滌綸圈部分重疊。
采用上述進兩步的有益效果是:可為微生物提供充足的進出通道,可定型的性能使微生物菌團不易被水流沖散,為微生物菌劑提供穩定的生長環境。
進一步,可定型放射狀滌綸圈與中心繩采用編織的方式相固定。
進一步,可定型放射狀滌綸圈包括由多條丙綸線編織而成的可定型圈,以及其外表面周圈密布的改性滌綸線。
采用上述進一步的有益效果是:改性滌綸擁有較好的親水性,可最大程度保證微生物快速且穩定掛膜。
進一步,可定型圈外表面周圈密布的改性滌綸線構成放射狀結構。
采用上述進一步的有益效果是:周圈密布的改性滌綸線構成放射狀結構,增大了與水接觸的比表面積,在同等情況下可使更多的微生物掛膜。
進一步,中心繩內混雜有碳源。
采用上述進一步的有益效果是:碳源構成微生物細胞碳水化合物中碳架的營養物質,供給微生物生長發育所需能量,可有效縮短微生物掛膜時間,并提高微生物掛膜效率,提升水質凈化效果。
進一步,碳源為黃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工武大設計研究有限公司,未經中工武大設計研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0697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智慧城市的設備運維管理系統
- 下一篇:一種人工智能醫療診斷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