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木參牡蠣速溶保健顆粒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506830.1 | 申請日: | 2021-05-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8770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4 |
| 發明(設計)人: | 郭建斌;宮大為 | 申請(專利權)人: | 郭建斌 |
| 主分類號: | A23L2/39 | 分類號: | A23L2/39 |
| 代理公司: | 廣州博士科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663 | 代理人: | 馬天鷹;梁志標 |
| 地址: | 118000 遼寧省丹東***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牡蠣 速溶 保健 顆粒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木參牡蠣速溶保健顆粒,其特征是以質量份計:在100份參木牡蠣速溶保健顆粒中的組成:分心木凍干粉2.4-5份,油菜蜂花粉凍干粉2.4-5份,紅參凍干粉1.4-3份,烏藥葉凍干粉1.8-3.8份,香椿凍干粉1.8-3.8份,牡蠣肽凍干粉1.4-3份,黃芪凍干粉1.8-3.8份,雞內金凍干粉1.2-2.4份,肉桂凍干粉0.8-1.6份,維生素C 0.4-1份,檸檬酸2-4份,木糖醇0-25份,巴斯多甜0-0.03份,谷胱甘肽0-0.05,賦形劑余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賦形劑為β-環糊精或蔗糖。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木參牡蠣速溶保健顆粒的制備方法是:
一、分心木凍干粉的制備:
1.分心木的預處理:
取干品分心木,清洗干凈,清除雜物,晾干后粉碎成20-30目粗粉備用;
2.分心木的乙醇浸泡攪拌:
將粉碎好的分心木粗粉投入到不銹鋼浸泡罐中,加入分心木粗粉13倍質量份的60度乙醇,將溫度調節到33-35℃時進行封閉浸泡24-26小時,每間隔2小時開機攪拌一次,每次攪拌28-30分鐘,攪拌的速度為80轉/分鐘;
3.乙醇提取兩次
將浸泡攪拌好的分心木粗粉連同浸泡液一同投入到多功能提取罐中進行兩次回流提取,第一次提取的溫度為80±1℃,提取時間為90-93分鐘,并回收乙醇,壓榨出汁,料渣收集后再次投入到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分心木粗粉12倍質量份的35度乙醇進行第二次回流提取,提取溫度為80±1℃,提取時間為90-93分鐘,并回收乙醇,然后壓榨出汁,廢棄料渣;
4.過濾
將提取好的分心木提取料液用硅藻土過濾機進行過濾后,得到分心木過濾料液;
5.膜分離、濃縮,共分三次
將過濾后的分心木的料液依次用5萬分子量的卷式超濾膜和3000分子量的卷式超濾膜及100分子量的卷式納濾膜進行分離、濃縮,將大于5萬分子量的大分子雜質液、色素和透過100分子量濾膜的多余的廢液棄之;
6.合并濃縮料液
將3000分子量的濾膜和100分子量的濾膜濃縮好的料液合并在一起,攪勻后得到相對密度為1.15-1.25的分心木濃縮料液,冷藏備用;
7.冷凍干燥
將冷藏好的分心木濃縮料液送入冷凍干燥機干燥倉的容量托盤中,開機前將探頭的溫度設置為-50℃,開機后經過10-12小時,將液態變為結凍固態,加熱系統上限設置成為30℃,經過14-18小時的升華、干燥后得到水分<5%的分心木凍干粉;
二、油菜蜂花粉凍干粉的制備
1、油菜蜂花粉的預處理
優選潔凈、破壁好的油菜蜂花粉干粉備用;
2、乙醇浸提攪拌一次
將破壁好的油菜蜂花粉干粉投入到不銹鋼浸泡罐中,加入油菜蜂花粉干粉15倍質量份的90度的乙醇,將溫度調節到38-41℃,封閉浸提24-26小時,每間隔2小時開機攪拌一次,每次攪拌28-30分鐘,攪拌的速度為120轉/分鐘;
3、乙醇浸提液離心
將乙醇浸提攪拌好的油菜蜂花粉連同浸提液一起用高速蝶式離心機將粗液以8000-12000轉/分鐘的速度分離15分鐘,把清液分離出來備用,將料渣收集備用;
4、濃縮
將用離心機分離出來的油菜蜂花粉乙醇浸提液投入到真空濃縮罐中,將溫度調節到43-45℃時進行減壓濃縮,時間為2.5-3小時,并回收乙醇,然后將濃縮液收集備用;
5、水浸提攪拌一次
將料渣投入到不銹鋼浸泡罐中,加入油菜蜂花粉干粉15倍質量份的飲用水,將溫度調節到38-41度,封閉浸提7.5-8小時,每間隔2小時開機攪拌一次,每次攪拌28-30分鐘,攪拌速度為120轉/分鐘;
6、水浸提液離心
將用水浸提攪拌好的油菜蜂花粉連同浸提液一起用高速蝶式離心機將粗液以8000-12000轉/分鐘的速度分離15分鐘,將清液分離出來備用,將料渣棄之;
7、合并過濾
將乙醇浸泡濃縮的料液和用水浸提離心后的料液合并在一起,用硅藻土過濾機進行過濾;
8、膜分離、濃縮、共分三次
將過濾好的油菜蜂花粉料液依次用5萬分子量的卷式超濾膜和3000分子量的卷式超濾膜及100分子量的卷式納濾膜進行分離、濃縮,將大于5萬分子量的大分子雜質液、色素和透過100分子量濾膜的多余的廢液棄之;
9、合并濃縮料液
將3000分子量濾膜濃縮的料液與100分子量濾膜濃縮的料液合并在一起,攪勻后得到相對密度為1.15-1.25的油菜蜂花粉濃縮料液,冷藏備用;
10、冷凍干燥
將冷藏好的油菜蜂花粉濃縮料液送入冷凍干燥機干燥倉的容量托盤中,開機前將探頭的溫度設置為-50℃,開機后經過10-12小時,將液態變為結凍固態,加熱系統上限設置成為30℃,經過14-18小時的升華、干燥后得到水分<5%的油菜蜂花粉的凍干粉;
三、紅參凍干粉的制備
1.紅參的預處理
取干品紅參薄片,清洗干凈,清除雜物,晾干后,粉碎成20-30目的粗粉,備用;
2.紅參的乙醇浸泡攪拌
將粉碎好的紅參粗粉,投入到不銹鋼浸泡罐中,加入紅參粗粉10倍質量份的60度乙醇,在33-35℃常溫下封閉浸泡24-26小時,每間隔2小時開機攪拌一次,每次攪拌28-30分鐘,攪拌的速度為70轉/分鐘;
3.乙醇提取兩次
將浸泡攪拌好的紅參粗粉連同浸泡液一同投入到多功能提取罐中進行第一次回流提取,提取的溫度為70±1℃,提取時間為90-93分鐘,并回收乙醇,壓榨出汁,收集料渣,將第一次提取的壓榨料渣再次投入到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紅參粗粉10倍質量份的60度乙醇進行第二次回流提取,提取溫度為70±1℃,提取時間為90-93分鐘,并回收乙醇,然后壓榨出汁,料渣收集備用;
4.水提取兩次
將乙醇提取后的紅參料渣投入到多功能提取罐中,再用飲用水回流提取兩次,每次都加入紅參粗粉10倍質量份的飲用水,兩次提取溫度都是70±1℃,每次提取時間都是90-93分鐘,然后壓榨出汁,棄料渣;
5.合并過濾
將兩次用乙醇提取的紅參料液和兩次用水提取的紅參料液合并在一起,用硅藻土過濾機進行過濾,得到紅參混合過濾料液;
6.膜分離、濃縮,共分三次
將過濾好的紅參料液依次用5萬分子量的卷式超濾膜和3000分子量的卷式超濾膜及100分子量的卷式納濾膜進行分離、濃縮,將大于5萬分子量的大分子雜質液、色素和透過100分子量濾膜的多余的廢液棄之;
7.合并濃縮料液
將3000分子量的濾膜和100分子量的濾膜濃縮好的料液合并在一起,攪勻后得到相對密度為1.15-1.25的紅參濃縮料液,冷藏備用;
8.冷凍干燥
將冷藏好的紅參濃縮料液送入冷凍干燥機干燥倉的容量托盤中,開機前將探頭的溫度設置為-50℃,開機后經過10-12小時,將液態變為結凍固態,加熱系統上限設置成為30℃,經過14-18小時的升華、干燥后得到水分<5%的紅參凍干粉;
四、烏藥葉凍干粉的制備
1.烏藥葉的預處理
取干品烏藥葉,清洗干凈,清除雜物,晾干后粉碎成20-30目的粗粉備用;
2.烏藥葉的乙醇浸泡攪拌
將烏藥葉粗粉投入到不銹鋼浸泡罐中,加入烏藥葉粗粉20倍質量份的70度乙醇,將溫度調節到33-35℃時進行封閉浸泡24-26小時,每隔2小時開機攪拌一次,每次攪拌28-30分鐘,攪拌速度為80轉/分鐘;
3.乙醇提取兩次
將浸泡攪拌好的烏藥葉粗粉連同浸泡液一同投入到多功能提取罐中進行回流提取,第一次提取時間為90-93分鐘,提取溫度為70±1℃,并回收乙醇,壓榨出汁后再將料渣投入到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烏藥葉粗粉15倍質量份的50度乙醇,進行第二次回流提取,提取時間為90-93分鐘,提取溫度為70±1℃,并回收乙醇,然后壓榨出汁,料渣收集備用;
4.水提取一次
將收集的烏藥葉料渣投入到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烏藥葉粗粉15倍質量份的飲用水進行回流提取,提取時間為120-125分鐘,提取溫度為70±1℃,然后壓榨出汁,棄料渣;
5.合并過濾
將兩次用乙醇提取的烏藥葉料液和一次用水提取的烏藥葉料液合并在一起,用硅藻土過濾機進行過濾,得到烏藥葉過濾料液;
6.膜分離、濃縮,共分三次
將過濾好的烏藥葉料液依次用5萬分子量的卷式超濾膜和3000分子量的卷式超濾膜及100分子量的卷式納濾膜進行分離,濃縮,將大于5萬分子量的大分子雜質液、色素和透過100分子量濾膜的多余的廢液棄之;
7.合并濃縮料液
將3000分子量的濾膜和100分子量的濾膜濃縮好的料液合并在一起,攪勻后得到相對密度為1.15-1.25的烏藥葉的濃縮料液,冷藏備用;
8.冷凍干燥
將冷藏好的烏藥葉濃縮料液送入冷凍干燥機干燥倉的容量托盤中,開機前將探頭的溫度設置為-50℃,開機后經過10-12小時,將液態變為結凍固態,加熱系統上限設置成為30℃,經過14-18小時的升華、干燥后得到水分<5%的烏藥葉凍干粉;
五、香椿凍干粉的制備
1.香椿的預處理
取干品香椿,清洗干凈,清除雜物,晾干后粉碎成20-30目的粗粉備用;
2.香椿的乙醇浸泡攪拌
將香椿粗粉投入到不銹鋼浸泡罐中,加入香椿粗粉15倍質量份的70度乙醇,將溫度調節到33-35℃時進行封閉浸泡46-48小時,每間隔兩小時開機攪拌一次,每次攪拌28-30分鐘,攪拌速度為80轉/分鐘;
3.乙醇提取四次
將浸泡攪拌好的香椿粗粉連同浸泡液一同投入到多功能提取罐中進行回流提取,第一次提取的時間為90-93分鐘,提取溫度為70±1℃,并回收乙醇,壓榨出汁后再將料渣投入到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香椿粗粉12倍質量份的70度乙醇進行第二次回流提取,提取時間為90-93分鐘,提取溫度為70±1℃,并回收乙醇,壓榨出汁后再將料渣投入到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香椿粗粉10倍質量份的70度乙醇進行第三次回流提取,提取時間為90-93分鐘,提取溫度為70±1℃,并回收乙醇,壓榨出汁后再將料渣投入到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香椿粗粉8倍質量份的35度乙醇進行第四次回流提取,提取時間為90-93分鐘,提取溫度為70±1℃,并回收乙醇,壓榨出汁,將料渣收集備用;
4.水提取一次
將香椿料渣投入到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香椿粗粉25倍質量份的飲用水進行回流提取,提取時間為2.3-2.5小時,提取溫度為70±1℃,然后壓榨出汁,棄料渣;
5.合并過濾
將四次用乙醇提取的香椿料液和一次用水提取的香椿料液合并在一起,用硅藻土過濾機進行過濾后得到香椿過濾料液;
6.膜分離、濃縮,共分三次
將過濾好的香椿料液依次用5萬分子量的卷式超濾膜和3000分子量的卷式超濾膜及100分子量的卷式納濾膜進行分離、濃縮,將大于5萬分子量的大分子雜質液、色素和透過100分子量濾膜的多余的廢液棄之;
7.合并濃縮料液
將3000分子量的濾膜和100分子量的濾膜濃縮好的料液合并在一起,攪勻后得到相對密度為1.15-1.25的香椿濃縮料液,冷藏備用;
8.冷凍干燥
將冷藏好的香椿濃縮料液送入冷凍干燥機的干燥倉的容量托盤中,開機前將探頭的溫度設置為-50℃,開機后經過10-12小時,將液態變為結凍固態,加熱系統上限設置成為30℃,經過14-18小時的升華、干燥后得到水分<5%的香椿凍干粉;
六、牡蠣凍干粉的制備
1.牡蠣的預前處理
將活牡蠣用水浸泡46-48小時,浸泡時先在水里滴幾滴麻油,然后用刷子將外殼刷干凈,開殼后將牡蠣肉取出并將內臟等雜質清洗干凈,清洗干凈后,將牡蠣肉投入絞碎機內打碎成漿,再加入牡蠣肉3倍質量份的水,再經過水磨機磨成細漿,冷藏備用;
2.酶解
①初步酶解:將料液投入反應釜中,加入菠蘿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升溫并保持溫度55±1℃,調整PH值為6,反應時間為5-5.5小時;
②二次酶解
將初次酶解后的料液中加入風味蛋白酶,保持溫度為53±1℃,反應時間為:2.3-2.5小時;
③滅酶、滅菌
第二次酶解后,在原反應釜中將料液升溫到90±1℃,滅酶時間為18-20分鐘,滅酶后使料液通過105℃滅菌器滅菌;
3.祛腥
將滅酶后的牡蠣酶解液在原反應釜中降溫到43-45℃時加入安琪酵母和環狀糊精,并保持溫度43-45℃,祛腥時間為55-60分鐘;
4.離心、過濾
在牡蠣酶解液中加入牡蠣酶解液3倍質量份的10度乙醇,攪拌均勻后靜置48-50小時用蝶式高速離心機離心,再用硅藻土過濾機進行過濾,得到牡蠣肽料液;
5.膜分離、濃縮,共分三次
將過濾好的牡蠣肽料液依次用5萬分子量的卷式超濾膜和3000分子量的卷式超濾膜及卷式反滲透濾膜進行分離、濃縮,將大于5萬分子量的大分子雜質液、色素和透過反滲透濾膜的多余的廢水棄之;
6.合并濃縮料液
將3000分子量的濾膜和反滲透濾膜濃縮好的料液合并在一起,攪勻后得到相對密度為1.15-1.25的牡蠣肽濃縮料液,冷藏備用;
7.冷凍干燥
將冷藏好的牡蠣肽濃縮料液直接投放到冷凍干燥機干燥倉的容量托盤中,開機前將探頭的溫度設置為-50℃,開機后經過10-12小時,將液態變為結凍固態,加熱系統上限設置成為30℃,經過14-18小時的升華、干燥后得到水分<5%的牡蠣肽凍干粉;
七、黃芪凍干粉的制備
1.黃芪的預處理
取干品黃芪、清洗干凈,清除雜物,晾干后粉碎成20—30目的粗粉備用;
2.黃芪的乙醇浸泡攪拌
將黃芪粗粉投入到不銹鋼浸泡罐中,加入黃芪粗粉12倍質量份的85度乙醇,將溫度調節到33-35℃時進行封閉浸泡24-26小時,每間隔兩小時開機攪拌一次,每次攪拌28-30分鐘,攪拌速度為70轉/分鐘;
3.黃芪的乙醇提取兩次
將浸泡好的黃芪粗粉連同浸泡液一同投入到多功能提取罐中進行回流提取,提取時間為90-93分鐘,提取溫度為75±1℃,并回收乙醇,壓榨出汁后再將料渣重新投入到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黃芪粗粉10倍質量份的85度乙醇進行回流提取,提取溫度為75±1℃,提取時間為90-93分鐘,壓榨出汁,收集料渣;
4.水提取兩次
將黃芪料渣投入到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黃芪粗粉15倍質量份的飲用水進行回流提取,提取時間為90-93分鐘,提取溫度為75±1℃,壓榨出汁后再將料渣投入到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黃芪粗粉15倍質量份的飲用水進行第二次回流提取,提取溫度為75±1℃,提取時間為90-93分鐘,壓榨出汁,棄料渣;
5.合并過濾
將兩次用乙醇提取的黃芪料液和兩次用水提取的黃芪料液合并在一起,用硅藻土過濾機進行過濾,得到黃芪過濾料液;
6.膜分離、濃縮,共分三次
將過濾好的黃芪料液依次用5萬分子量的卷式超濾膜和3000分子量的卷式超濾膜及100分子量的卷式納濾膜進行分離、濃縮,將大于5萬分子量的大分子雜質液、色素和透過100分子量濾膜的多余的廢液棄之;
7.合并濃縮料液
將3000分子量的濾膜和100分子量的濾膜濃縮好的料液合并在一起,攪勻后得到相對密度為1.15-1.25的黃芪濃縮料液,冷藏備用;
8.冷凍干燥
將冷藏好的黃芪濃縮料液送入到冷凍干燥機干燥倉的容量托盤中,開機前將探頭的溫度設置為-50℃,開機后經過10-12小時,將液態變為結凍固態,加熱系統上限設置成為30℃,經過14-18小時的升華、干燥后得到水分<5%的黃芪凍干粉;
八、雞內金凍干粉的制備
1.雞內金的預處理
將醋炙好的雞內金干品清洗干凈,清除雜物,晾干后,粉碎成60目的中粉,備用;
2.水提取兩次
將雞內金中粉投入到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雞內金中粉10倍質量份的飲用水進行回流提取,提取溫度為80±1℃,提取時間為60-63分鐘,壓榨出汁后再將料渣重新投入到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雞內金中粉8倍質量份的飲用水進行回流提取,提取溫度為80±1℃,提取時間為45-48分鐘,然后壓榨出汁,棄料渣;
3.合并過濾
將兩次用水提取的雞內金料液合并在一起,然后用硅藻土過濾機進行過濾,得到雞內金過濾料液;
4.膜分離、濃縮,共分三次
將過濾好的雞內金料液依次用5萬分子量的卷式超濾膜和3000分子量的卷式超濾膜及用100分子量的卷式納濾膜進行分離、濃縮,將大于5萬分子量的大分子雜質液、色素和透過100分子量濾膜的多余的廢液棄之;
5.合并濃縮料液
將3000分子量的濾膜和100分子量的濾膜濃縮好的料液合并在一起,攪勻后得到相對密度為1.15-1.25的雞內金濃縮料液,冷藏備用;
6.冷凍干燥
將冷藏好的雞內金濃縮料液投入到冷凍干燥機干燥倉的容量托盤中,開機前將探頭的溫度設置為-50℃,開機后經過10-12小時,將液態變為結凍固態,加熱系統上限設置成為30℃,經過14-18小時的升華、干燥后得到水分<5%的雞內金凍干粉;
九、肉桂凍干粉的制備
1.肉桂的預處理
選干品肉桂,清洗干凈,清除雜物,晾干后,粉碎成30-40目的粗粉備用;
2.肉桂的乙醇提取兩次
將肉桂粗粉投入到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肉桂粗粉15倍質量份的80度乙醇進行回流提取,提取溫度為75±1℃,提取時間為150-155分鐘,并回收乙醇,壓榨出汁后將料渣重新投放到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肉桂粗粉15倍質量份的30度乙醇進行回流提取,提取溫度為80±1℃,提取時間為120-125分鐘,并回收乙醇,壓榨出汁,棄廢渣;
3.合并過濾
將兩次用乙醇提取的肉桂料液合并在一起,用硅藻土過濾機進行過濾,得到肉桂過濾料液;
4.膜分離、濃縮,共分三次
將過濾好的肉桂料液依次用5萬分子量的卷式超濾膜和3000分子量的卷式超濾膜及100分子量的卷式納濾膜進行分離、濃縮,將大于5萬分子量的大分子雜質液、色素和透過100分子量濾膜的多余的廢液棄之;
5.合并濃縮料液
將3000分子量的濾膜和100分子量的濾膜濃縮好的料液合并在一起,攪勻后得到相對密度為1.15-1.25的肉桂濃縮料液,冷藏備用;
6.冷凍干燥
將冷藏好的肉桂濃縮液投入到冷凍干燥機干燥倉的容量托盤中,開機前將探頭的溫度設置為-50℃,開機后經過10-12小時,將液態變為結凍固態,加熱系統上限設置成為30℃,經過14-18小時的升華、干燥后得到水分<5%的肉桂凍干粉;
十、木參牡蠣速溶保健顆粒沖劑的調配與制作
1.粉碎過篩
按質量份稱取維生素C 0.4-1份,檸檬酸2-4份,木糖醇0-25份,巴斯多甜0-0.03份,谷胱甘肽0-0.05份,分別過100目篩或粉碎后過100目篩,然后稱取分心木凍干粉2.4-5份,油菜蜂花粉凍干粉2.4-5份,紅參凍干粉1.4-3份,烏藥葉凍干粉1.8-3.8份,香椿凍干粉1.8-3.8份,牡蠣肽凍干粉1.4-3份,黃芪凍干粉1.8-3.8份,雞內金凍干粉1.2-2.4份,肉桂凍干粉0.8-1.6份,與粉碎過篩后的維生素C、檸檬酸、巴斯多甜、谷胱甘肽、木糖醇和賦形劑余量混合在一起;
2.混合制粒
將上述物料混合攪拌均勻后,用一步制粒機沸騰制粒,并用12-14目篩進行整粒;
3.包裝
將加工好的顆粒按包裝要求進行包裝,經檢驗各項指標合格后出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郭建斌,未經郭建斌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06830.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銫離子去除的動態吸附實驗裝置
- 下一篇:一種物聯網數據分析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