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無線電通信干擾裝置及自適應干擾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506751.0 | 申請日: | 2021-05-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42106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06 |
| 發明(設計)人: | 陳水平;陳代滿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正江信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K3/00 | 分類號: | H04K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無線電通信 干擾 裝置 自適應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無線電通信干擾裝置,包括偵查引導模塊、最佳干擾信號產生模塊和發射模塊,所述偵查引導模塊通信連接于所述最佳干擾信號產生模塊,所述最佳干擾信號產生模塊通信連接于所述發射模塊;所述偵查引導模塊用于根據獲取需要干擾的通信信號,并根據預設方法從所述通信信號中獲取技術特征參數,根據所述技術特征參數得到干擾決策;所述最佳干擾信號產生模塊用于根據所述干擾決策輸出干擾信號;所述發射模塊用于發射所述干擾信號,本發明還提供的一種自適應干擾方法,達到不需要人工設置干擾信號的作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無線電通信干擾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無線電通信干擾裝置及自適應干擾方法。
背景技術
無線電通信干擾是指在無線電通信過程中發生的。通過一些電磁能量直接耦合或間接耦合方式進入接收系統或接收信道,導致有用的接收信號的質量下降、接收信號的信息產生誤差,達到阻斷無線通信的目的?,F有的無線電通信干擾裝置包括信號源模塊、電源模塊、放大器模塊和發射模塊,電源模塊用于為信號源模塊和放大器??爝M行供電,信號源模塊的輸出端電連接于放大器模塊的輸入端,放大器模塊的輸出端電連接于發射模塊的輸入端。信號源模塊發送一定頻率的干擾信號給放大器模塊,放大器模塊對信號源模塊發送的干擾信號進行增強,發送模塊將增強的干擾信號覆蓋在一定的范圍。對于一無線電通信干擾裝置,其的信號源模塊發送的干擾信號通常是人工預設設定好的,所以干擾的有用信號是固定的,當需要干擾其他的有用信號時,無法采用該無線通信干擾裝置進行干擾。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的干擾信號通常是人工預設設定好的問題,提供無線電通信干擾裝置及自適應干擾方法。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無線電通信干擾裝置,包括偵查引導模塊、最佳干擾信號產生模塊和發射模塊,所述偵查引導模塊通信連接于所述最佳干擾信號產生模塊,所述最佳干擾信號產生模塊通信連接于所述發射模塊;
所述偵查引導模塊用于獲取需要干擾的通信信號,并根據預設方法從所述通信信號中獲取技術特征參數,根據所述技術特征參數得到干擾決策;
所述最佳干擾信號產生模塊用于根據所述干擾決策輸出干擾信號;
所述發射模塊用于發射所述干擾信號。
可選地,所述偵查引導模塊包括接收天線、特征提取單元和分類識別單元;所述接收天線用于接收環境中的所述通信信號;
所述特征提取單元用于跟據所述預設方法從所述通信信號中獲取所述技術特征參數,其中,所述技術特征參數包括時域特征、變換域特征、載波頻率、信號電平、帶寬、碼元速率和符號速率;
所述特征提取單元用于根據所述技術特征參數得到干擾決策。
可選地,所述預設方法包括時域特征方法或/和變換域特征方法,所述特征提取單元用于跟據所述時域特征方法或/和所述變換域特征方法從所述通信信號中獲取所述技術特征參數。
可選地,所述數字信號生成模塊用于接收并根據所述干擾決策生成最佳干擾數字信號;
所述數字信號處理模塊用于對所述最佳干擾數字信號進行削峰處理、數字濾波和增益處理得到處理信號;
所述DAC模塊用于對所述處理信號進行數模轉換得到模擬信號;
所述正交上變頻模塊用于對所述模擬信號進行處理得到所述干擾信號。
可選地,所述最佳干擾信號模塊還包括信號放大模塊,所述信號放大模塊用于對所述干擾信號進行增強處理。
可選地,所述無線電通信干擾裝置還包括監視模塊,所述監視模塊電性連接于所述偵查引導模塊和所述最佳干擾信號產生模塊;
所述監視模塊用于在所述干擾信號發射預設時間間隔后暫停發射所述干擾信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正江信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正江信通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0675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有機發光裝置
- 下一篇:一種基于深度學習的復雜流場測量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