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阻尼器組件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504826.1 | 申請日: | 2021-05-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1757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27 |
| 發明(設計)人: | P·斯魯斯艾卓克;J·維哲森斯基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京西重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F9/06 | 分類號: | F16F9/06;F16F9/348;F16F9/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劉愛勤;王小東 |
| 地址: | 102402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阻尼 組件 | ||
本發明提供一種阻尼器組件。阻尼器組件包括沿著中心軸線在第一端與第二端之間延伸的限定了流體腔室的主管。主活塞設置在流體腔室中,將流體腔室分成壓縮腔室和回彈腔室。活塞桿沿著中心軸線延伸,聯接到主活塞。外管圍繞主管延伸并且限定了在外管與主管之間的補償腔室。外管包括從開口端徑向向內延伸以與主管抵接的突起。外部活塞位于補償腔室中并且聯接到主管,將補償腔室分成第一隔室和第二隔室。第一隔室在突起與外部活塞之間延伸,以容納工作流體。第二隔室在封閉端與外部活塞之間延伸,以容納氣體。
技術領域
本發明總體上涉及一種用于車輛的阻尼器組件,并且具體地涉及一種伸縮式阻尼器組件。
背景技術
提供懸架系統,以當車輛行駛在垂直路面不平處時,將車輛的車身(簧載部分)與車輛的車輪和車軸(非簧載部分)過濾(filter)或隔離,并且以控制車身和車輪的運動。此外,懸架系統還用于維持正常的(average)車輛姿態,以提高車輛在操縱過程中的穩定性。典型的被動懸架系統包括位于車輛的簧載部分與非簧載部分之間的彈簧和與彈簧平行的阻尼裝置。
由于車身和懸架的復雜性的增加,減震器或阻尼器組件的長度變得越來越關鍵,因為它直接影響到車身的安裝和成本。
在美國專利6,191,445中公開了一種這樣的阻尼器組件。阻尼器組件包括沿著中心軸線在第一端與第二端之間延伸的主管。主管限定了在第一端與第二端之間延伸的用于容納工作流體的流體腔室。主活塞可滑動地設置在流體腔室中,將流體腔室分成壓縮腔室和回彈腔室。活塞桿沿著中心軸線延伸并且聯接到主活塞,用于在壓縮沖程和回彈沖程之間移動主活塞。與主管徑向間隔開的外管圍繞主管在封閉端和開口端之間延伸。封閉端與第一端相鄰。開口端與第二端相鄰。外管和主管限定了在外管與主管之間延伸的補償腔室。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阻尼器組件,該阻尼器組件在保持相同沖程長度的同時使阻尼器的尺寸最小化。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具有簡化設計的阻尼器組件,該阻尼器組件降低了車身的成本。
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是提供一種阻尼器組件。所述阻尼器組件包括沿著中心軸線在第一端與第二端之間延伸的主管。主管限定了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間延伸的用于容納工作流體的流體腔室。主活塞可滑動地設置在流體腔室中,將流體腔室分成壓縮腔室和回彈腔室。活塞桿沿著中心軸線延伸并且聯接到主活塞,用于在壓縮沖程和回彈沖程之間移動主活塞。與主管徑向間隔開的外管圍繞主管在封閉端和開口端之間延伸。封閉端與第一端相鄰。開口端與第二端相鄰。外管包括突起,該突起從開口端朝向中心軸線徑向向內延伸并且與主管抵接。外管和主管限定了在外管與主管之間延伸的補償腔室。外部活塞位于補償腔室中,聯接到主管,用于與主管一起相對于外管軸向移動。外部活塞將補償腔室分成第一隔室和第二隔室。第一隔室在突起與外部活塞之間延伸,以容納工作流體。第二隔室在封閉端與外部活塞之間延伸,以容納氣體。
本發明的另一個方面是提供一種阻尼器組件。阻尼器組件包括沿著中心軸線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間延伸的主管。主管限定了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間延伸的用于容納工作流體的流體腔室。主活塞可滑動地設置在流體腔室中,將流體腔室分成壓縮腔室和回彈腔室。活塞桿沿著中心軸線延伸、聯接到主活塞,用于在壓縮沖程和回彈沖程之間移動主活塞。中間管與主管徑向間隔開,并且圍繞主管在主端與次端之間延伸,所述主端與第一端相鄰,次端與第二端相鄰。主管可在中間管中滑動。中間管和主管限定了在中間管和主管之間延伸的補償腔室。外管與中間管徑向間隔開。外管圍繞中間管在封閉端與開口端之間延伸,所述封閉端與所述主端相鄰,所述開口端與所述次端相鄰。外管和中間管限定了在所述外管與所述中間管之間延伸的外部腔室。分隔構件位于所述外部腔室中并且圍繞所述中間管延伸,將所述外部腔室分成氣體隔室和液體隔室。氣體隔室在開口端與分隔構件之間延伸。液體隔室在封閉端與分隔構件之間延伸。
附圖說明
將容易理解本發明的其它優點,這是因為通過參考以下結合附圖考慮的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其它優點將變得更好理解,其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京西重工有限公司,未經北京京西重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0482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