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整合治理污染土壤的修復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503740.7 | 申請日: | 2021-05-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7208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27 |
| 發明(設計)人: | 韋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溫鋅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9C1/06 | 分類號: | B09C1/06;B09C1/08;F23G7/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1615 上海市浦東***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整合 治理 污染 土壤 修復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整合治理污染土壤的修復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去除污染土壤內的有機物;S11:劃定污染土壤面積,沿著污染土壤的外邊沿挖深度為30?50cm、長度為50?80cm的隔離帶,且隔離帶內注滿水;S12:取一定量的固體煤炭,然后將固體煤炭投入到研磨機內,將其研磨10?20min制得煤炭粉,煤炭粉研磨完畢之后倒出備用;S13:人工將煤炭粉均勻的撒在污染土壤的表面,且污染土壤的表面的煤炭粉厚度為1?2cm厚。本發明的設計,通過對污染土壤中有機污染物和無機污染物進行有效的處理,使得污染土壤可以快速的投入正常耕地的使用,有效的降低污染土壤的處理成本,同時有效的預防了污染土壤對水源以及其相連的正常土壤造成污染的情況,具有較強的創造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土壤污染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整合治理污染土壤的修復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土壤污染主要體現為無機污染物和有機污染物兩大類。無機污染物主要包括酸、堿、重金屬,鹽類、放射性元素銫、鍶的化合物、含砷、硒、氟的化合物等。有機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機農藥、酚類、氰化物、石油、合成洗滌劑、3,4-苯并芘以及由城市污水、污泥及廄肥帶來的有害微生物等。當土壤中含有害物質過多,超過土壤的自凈能力,就會引起土壤的組成、結構和功能發生變化,微生物活動受到抑制,有害物質或其分解產物在土壤中逐漸積累通過“土壤→植物→人體”,或通過“土壤→水→人體”間接被人體吸收,達到危害人體健康的程度,就是土壤污染。
目前我國污染土壤在處理過程中,主要還是以填埋為主,而填埋的污染土壤需要經過較長時間才能完成自身的土壤凈化,大量的污染土壤填埋會造成土壤缺失以及對地下水污染的情況,針對目前的情況,我們提出了一種用于整合治理污染土壤的修復方法,用以解決上述所提出的問題。
發明內容
基于背景技術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用于整合治理污染土壤的修復方法。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用于整合治理污染土壤的修復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去除污染土壤內的有機物;
S11:劃定污染土壤面積,沿著污染土壤的外邊沿挖深度為30-50cm、長度為50-80cm的隔離帶,且隔離帶內注滿水;
S12:取一定量的固體煤炭,然后將固體煤炭投入到研磨機內,將其研磨10-20min制得煤炭粉,煤炭粉研磨完畢之后倒出備用;
S13:人工將煤炭粉均勻的撒在污染土壤的表面,且污染土壤的表面的煤炭粉厚度為1-2cm厚;
S14:人工將煤炭粉進行點燃,煤炭粉燃燒會釋放熱量,而釋放的熱量可以將污染土壤表層的有機污染物去除徹底;
S15:待土壤燃燒30min-80min之后,可以人工使用噴淋設備對其進行滅火,滅火完成之后,此時使用旋耕設備將土壤進行翻土,可以將位于底部未被燃燒的土壤翻耕出來;
S16:重復步驟S13-S15的操作2-3次,有效的將土壤里的有機污染物去除干凈;
S17:待對污染土壤焚燒完畢之后,再將隔離帶填平,進而恢復污染土壤之前的平整度;
S2:對污染土壤內的重金屬無機物固化處理;
S21:對污染土壤提取樣品,使用重金屬檢測儀器對污染土壤樣品進行檢測分析,確定重金屬污染來源和污染物質;
S22:根據土壤重金屬污染物的結果調配出土壤重金屬穩化劑配方;
S23:將土壤重金屬穩化劑配方材料將其投入到攪拌機內進行攪拌,且攪拌時間為3min-5min,待土壤重金屬穩化劑方材料混合完畢之后將其放置在室內溫度為10℃-20℃,持續發酵17d-23d,發酵完畢之后將其分裝使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溫鋅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溫鋅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0374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細粒徑藍光重質碳酸鈣漿料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顯微鏡鏡頭倍率切換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