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混凝土硫酸鹽侵蝕深度的檢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503543.5 | 申請日: | 2021-05-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18942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14 |
| 發明(設計)人: | 于奔;于金山;趙鵬;王斌;吳東;劉創華;張俊喜;高燕;郝春艷;張錫喆;黃磊;武爽;曹正;葉芳;傅思偉;皮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1/78 | 分類號: | G01N21/78;G01B11/22 |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來佳 |
| 地址: | 300384 ***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混凝土 硫酸鹽 侵蝕 深度 檢測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混凝土硫酸鹽侵蝕深度的檢測方法,步驟如下:(1)在混凝土結構檢測區域通過鉆孔或者鑿挖方法形成檢測斷面;(2)在混凝土斷面噴灑酸液以中和表面堿性物質,使得表面呈微酸性;(3)在混凝土斷面噴灑鍶鹽溶液;(4)在混凝土斷面噴灑顯色溶液,則會在斷面不同區域顯示顏色,紅色區域為不含有硫酸根離子的區域,其它顏色的區域則為含有硫酸根離子的區域;(5)通過測量其它顏色區域與紅色區域截面到混凝土表面的距離,就可以判斷硫酸根離子的侵蝕深度。本發明采用顯色法通過顏色差異判別硫酸根離子的侵蝕深度,操作簡單,縮短了檢測時間,提高了檢測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鋼筋混凝土腐蝕檢測領域,涉及硫酸鹽侵蝕深度的檢測技術,尤其是一種混凝土硫酸鹽侵蝕深度的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在混凝土劣化的因素中,硫酸鹽侵蝕是一種重要的作用因素。混凝土結構在沿海或者鹽漬土環境中服役時,環境中的硫酸鹽會通過混凝土孔隙逐漸進入混凝土中,在干燥結晶后膨脹破壞降低混凝土的強度,同時硫酸鹽也會與混凝土中的組分發生反應使得混凝土組成體積增加,進一步降低混凝土的強度。因此,在混凝土的維護檢驗中,硫酸鹽的侵蝕以及侵蝕深度的檢測是一項常規的檢測指標。目前對混凝土中硫酸鹽的檢測主要是通過對不同深度的混凝土進行取樣,然后對取樣進行粉碎、研磨、浸取其中的硫酸鹽并進行檢測分析。這種方法手續繁雜、檢測周期長,降低了檢測效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方便、快速、普適性高的混凝土硫酸鹽侵蝕深度的檢測方法。
本發明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混凝土硫酸鹽侵蝕深度的檢測方法,步驟如下:
(1)在混凝土結構檢測區域通過鉆孔或者鑿挖方法形成檢測斷面;
(2)在混凝土斷面噴灑酸液以中和表面堿性物質,使得表面呈微酸性;
(3)在混凝土斷面噴灑鍶鹽溶液;
(4)在混凝土斷面噴灑顯色溶液,則會在斷面不同區域顯示顏色,紅色區域為不含有硫酸根離子的區域,其它顏色的區域則為含有硫酸根離子的區域;
(5)通過測量其它顏色區域與紅色區域截面到混凝土表面的距離,就可以判斷硫酸根離子的侵蝕深度。
而且,所述酸液為稀硝酸溶液,濃度為0.01mol/L~0.1mol/L。
而且,所述鍶鹽溶液為硝酸鍶、氯化鍶的水溶液。
而且,所述鍶鹽溶液的濃度為0.01mol/L~0.1mol/L。
而且,所述顯色溶液為鍶離子顯色溶液。
而且,所述顯色溶液為玫棕酸鈉水溶液。
而且,玫棕酸鈉水溶液濃度為0.1g/L~2g/L。
本發明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
本發明采用顯色法通過顏色差異判別硫酸根離子的侵蝕深度,操作簡單,縮短了檢測時間,提高了檢測效率。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述,以下實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一種混凝土硫酸鹽侵蝕深度的檢測方法,利用混凝土中硫酸根離子與鍶離子結合可以形成不溶性硫酸鍶的反應性質,在混凝土截面(斷面)噴灑鍶鹽溶液,則在含有硫酸根離子的混凝土區域表面,硫酸根離子與鍶離子結合形成硫酸鍶沉淀。而沒有硫酸根離子侵蝕的區域表面則有游離的鍶離子存在。這種情況下,再通過噴灑檢測鍶離子的檢測液,則含有硫酸根離子的混凝土區域的鍶離子由于與硫酸根離子結合而不顯示顏色,而不含有硫酸根離子的混凝土區域則顯示顏色。這樣在混凝土斷面就出現兩種不同的顏色區域,通過顏色差異即可判別硫酸根離子的侵蝕深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未經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0354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