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火災煙霧自動識別報警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503522.3 | 申請日: | 2021-05-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45200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14 |
| 發明(設計)人: | 武傳偉;牛小民;趙亞楠;陶超;蘭永富;陳真真;申冬冬 | 申請(專利權)人: | 漢威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河南中敏傳感器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8B17/103 | 分類號: | G08B17/103;G08B17/107 |
| 代理公司: | 鄭州德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1128 | 代理人: | 張微微 |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火災 煙霧 自動識別 報警 方法 裝置 | ||
1.一種火災煙霧自動識別報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實時通過感煙探測迷宮的前向紅外光路獲取前向檢測值,循環與內置前向基值比較進行環境狀態判斷,直至判斷煙霧濃度上升并達到第一預設次數;
步驟二:通過感煙探測迷宮的前向紅外光路獲取前向檢測值,通過感煙探測迷宮的后向紅外光路獲取后向檢測值,根據當前的前向檢測值和后向檢測值判斷煙霧類別,并根據煙霧類別調整更新報警閾值;
步驟三:判斷前向檢測值與內置前向基值差值是否達到報警閾值,如不滿足,則返回執行步驟二;
步驟四:通過感煙探測迷宮的后向藍光光路獲取藍光檢測值,并在藍光檢測值不滿足水汽顆粒條件時進行報警,否則返回執行步驟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火災煙霧自動識別報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一識別煙霧濃度上升具體過程如下:獲取前向檢測值,計算前向檢測值與內置前向基值的差值,判斷差值是否大于等于第一預設值,在差值大于等于第一預設值時,判斷當前環境為煙霧濃度上升。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火災煙霧自動識別報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二的具體步驟如下:
計算后向檢測值與內置后向基值的差值,判斷差值是否大于等于第二預設值,若大于則計算前后向差值比,否則重復步驟一;
當前后向差值比位于預設比例范圍內時,判斷煙霧類別為黑煙,將當前報警閾值乘以第一預設調節系數以更新報警閾值,否則判斷煙霧類別為白煙,將當前報警閾值乘以第二預設調節系數以更新報警閾值。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火災煙霧自動識別報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汽顆粒條件為藍光檢測值與內置藍光基值的差值小于等于第三預設值。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火災煙霧自動識別報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四中,在判斷藍光檢測值不滿足水汽顆粒條件后,還可以進行報警次數累計,并判斷累計報警次數是否大于等于第二預設次數,并在累計報警次數大于等于第二預設次數時進行報警,否則重復執行當前步驟。
6.一種火災煙霧自動識別報警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三光路感煙探測迷宮和控制模塊,所述三光路感煙探測迷宮包括用于獲取前向檢測值的前向紅外光路、用于獲取后向檢測值的后向紅外光路以及用于獲取藍光檢測值的后向藍光光路;
所述控制模塊設置有煙霧類別識別模塊和報警模塊,所述煙霧類別識別模塊用于執行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火災煙霧自動識別報警方法,并在需要報警時向所述報警模塊發送報警指令;所述報警模塊用于根據報警指令進行報警。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火災煙霧自動識別報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向紅外光路包括第一紅外發射管和一體式接收管,所述第一紅外發射管的光軸與所述一體式接收管的光軸之間的夾角為鈍角;
所述后向紅外光路包括第二紅外發射管和所述一體式接收管,所述第二紅外發射管的光軸與所述一體式接收管的光軸之間的夾角為銳角;
所述后向藍光光路包括藍光發射管和所述一體式接收管,所述藍光發射管的光軸與所述一體式接收管的光軸之間的夾角為銳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漢威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河南中敏傳感器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漢威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河南中敏傳感器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03522.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